皓首丹心映党旗 一生赶考写忠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他表示,得知你在9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对此感到高兴。你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令人感动。从艺坛“济世活佛”到党的忠诚战士,游本昌同志以皓首之龄点燃信仰星火,用毕生实践诠释“赶考”真谛,为新时代年轻党员矗立起一座巍峨的精神路标。

       以信仰铸魂,照亮赶考征途。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与政治灵魂,是穿越风雨、矢志不渝的力量源泉。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同志以92岁高龄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毕生求索与最终归宿,正是对理想信念最生动的诠释。自1949年上海解放时,他目睹解放军露宿街头、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让共产主义的光辉理想在他年轻的心中深深扎根。纵使历经岁月沧桑、时代变迁,这颗信仰的种子从未枯萎,反而在时光的沃土中愈发茁壮。91岁高龄时,他工整书写的那21页入党申请书,字字千钧,每一笔一划都是其信仰纯度在漫长岁月里反复淬炼、历久弥坚的结晶,完成了从舞台“戏中济世”到人生“现实向党”的崇高精神跨越。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年轻党员更需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要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作为终身必修的课题,融入血脉、铸入灵魂,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让理想之光永不熄灭,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用初心守正,润泽百姓心田。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永恒初心。游本昌同志从事文艺事业七十余载,在艺术的高峰上不断攀登,塑造了“济公”“爷叔”等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等至高荣誉,心中对党的崇敬与向往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从1959年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到52岁因《济公》家喻户晓,再到耄耋之年于《繁花》中风采依然,他始终将根深扎在人民的沃土之中。他用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角色,书写着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和对时代的强烈担当。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年轻党员,当如游本昌同志那样,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担任何种职责,都必须时刻牢记“人民至上”。要主动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小巷等基层一线,俯下身子倾听最真实的群众呼声;要坚决打破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自觉摒弃功利主义的“短视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唯有如此,方能在躬身实践中体察民情、汇聚民智、解决民忧,让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辉。

       将担当砺行,扛起时代重任。游本昌同志在鲐背之年光荣入党,以饱经沧桑却依然挺拔的生命姿态,生动诠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入党誓词的庄严承诺。他在晚年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话剧舞台之上,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悉心指导青年演员,毫无保留地传承艺术精髓与为人之道。他满怀激情地宣告:“这是我的人生终点吗?不是,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一位老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境界。广大年轻党员当以游本昌同志为榜样,学习并发扬这种永不言弃、拼搏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勇于到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吃劲”岗位上去砥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要主动投身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复杂”环境中去锤炼过硬本领,增长“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要积极奔赴改革创新、探索实践的“前沿”领域去开拓广阔视野,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真正把时代的使命扛在肩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