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从学情分析、主题解析两方面分析;主题解析侧重分析班会选题和主题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语文课本上《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后,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思考,中国为什么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永恒的财富?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该如何实现?同学们意识到人只有在群体和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
主题解析:2020年我们正经历着一场一场的灾难,如临高疫情,如重庆火灾,四川地震。灾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战士,身着不同颜色的铠甲,筑起了抗击灾情的钢铁长城,再现了平凡英雄的本色。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敬畏、关于付出......,我们以抗击灾情为教材,引导学生汲取榜样的力量,成为一个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人。
班会目标(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三方面分析,目标要具体)
认知目标:通过身边的真实事例,感受华夏儿女的大爱。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情的信念。
行为目标: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人。
班会准备(从学生准备、教师准备等方面分析)
教师准备:选主持人,和主持人敲定各个板块的内容。
学生准备:学生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思考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从哪些小事出发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安放自己的青春。
班会过程
(每个环节的过程要具体展开,有生成材料)
环节一: 猜字谜,感受力量
展示甲骨文“光”,跪坐在地上的人头顶着火把,向光而行。指引着我们在有限的一生中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说到2020年,我们脑海中闪过无数跨过困境的画面—临高疫情,重庆火灾,四川地震。在这些战役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平凡却又不平凡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再现了平凡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将开展以"奋发逐光 青春有我"为主题的道德教育班会。
设计意图:用猜字谜来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前的歌曲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思维拉近这一场场的阻击战。
环节二:目标展示、明确主题
1.通过灾难中的真实事例,感受华夏儿女的大爱。
2.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情的信念,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人。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目标后就会学有目的,听有方向,做有导向。
环节三:追逐光---闪耀价值
你对2022年的灾情了解吗?请用心听,用心看,用心感悟。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展示学生提供的图片,学生讲述背后的故事)
生1: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今年八月的时候,重庆持续高温,火场温度居高不下,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一批的英雄,而在这些英雄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人称“龙麻子”的00后,这张图里的就是他,他是一名外卖小哥,平时爱骑越野摩托车,山火蔓延之际,在没钱的情况下,仍向别人借钱给他的摩托车加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物资运送队伍。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龙麻子”不顾危险,背着重达七八十斤的背篓,背篓里装满油锯、水袋、食品等物资,驾驶摩托车在山路间穿行,连续跑了一天一夜,累得睁不开眼睛,为了驱走疲惫,保持清醒,便拿起一瓶矿泉水从头上浇下,这一幕被拍了下来,感动了许多人,也包括我。在这场山火救援中,“龙麻子”不论得失,挺身而出,为了脚下的土地和心中的信念,一往无前,我被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打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面对灾难时所共有的血性,责任和担当。
生2:为什么他臂章上的汶川两字让我们触动? 一张内容为汶川消防员怀抱泸定2月大婴儿的图片在网络上刷屏,谢谢你汶川哥哥的话题引无数网友感触落泪。为什么”汶川”二字会如此深刻地触动我们的内心?因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接力和使命的传承。14年前,还是孩童的张自立家里房屋倒塌,在人民子弟兵的帮助下渡过难关。14年后,他成为曾经保护过自己队伍中的一员,接续使命,从被救者成长为如今的救人者。长大后的我就成了你。灾难面前,生命的接力从未停止,这支队伍的本色也从未改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履行使命,勇担责任
生3:为什么他臂章上的汶川两字让我们触动? 一张内容为汶川消防员怀抱泸定2月大婴儿的图片在网络上刷屏,谢谢你汶川哥哥的话题引无数网友感触落泪。为什么”汶川”二字会如此深刻地触动我们的内心?因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接力和使命的传承。14年前,还是孩童的张自立家里房屋倒塌,在人民子弟兵的帮助下渡过难关。14年后,他成为曾经保护过自己队伍中的一员,接续使命,从被救者成长为如今的救人者。长大后的我就成了你。灾难面前,生命的接力从未停止,这支队伍的本色也从未改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履行使命,勇担责任
生4:这是今年四川地震时,路被冲垮了,解放军要转移灾区人民到安全的地方去,在用木条搭起的桥上艰难行走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历史课本上的飞夺泸定桥,在他们身上有一种担当,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唯一不同就是时间点,我想说以前我们国家如此,现在是,未来肯定也是。
生:5:当我看到这张图的时候,内心感到十分震撼。整个画面给人特别强烈的冲击感,震撼的是,火势凶猛,烟雾弥漫,更震撼的是,在面对熊熊烈火时,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一波又一波地向山火冲去,他们在大火面前没有退缩,没有畏惧,而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我惊讶于山火的猛烈,但更让我赞叹的是在这场山火中我们所看到的一个又一个普通人面对危险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无畏。这张图也让我想到了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正是这些最勇敢的人组成了中国的脊梁。“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设计意图:言为心声,学生查找资料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更能入情入境的真切理解那些逆行者身上透出的无私无畏,便于学生表达对时代英雄的崇高敬意。
环节四:追逐光---摒弃黑暗
生:视频中的那个老人没有正确戴好口罩并且无视防疫人员的劝告,这位老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若人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不仅不戴好口罩还扰乱社会秩序,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传播,甚至暴发,使患病人数大幅上升。而且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病死率也会上升。
所以,如果戴上口罩,就可以阻止含有病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还可以减少病人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咳出。因此,在疫情期间作为一个公民一定要戴好口罩,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灾情的战场上,展现了不同的人性。有人逆行而上,勇于担当。但也有人蛮横无礼、拒不配合检查,甚至明知自己患病,却隐瞒病情,传染给别人,二手口罩...... 展现了不同的人性。对于这些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结:有人说,社会是最好的课堂。通过以上内容,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担当。
设计意图:灾难面前的反面例子,反面教材冲击学生思维,对比学习有利于责任担当教育落实;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清醒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环节五:成为光,实现价值
[if !supportLists]1、[endif]有一束光,就在我们身边,观看临高抗疫的视频。在那束光里,我看到了你我的模样,脸上写满了今日的担当,大家看看这是谁?(展示图片,有学生家人的,老师的,学生的)
“我愿意做一个志愿者,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我愿意做一个请缨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安放行囊。”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2、在大灾难面前,我们容易看到光,看到这些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大家好好想一想,在我们的班级里有没有一道光吸引着,请说一说。
3、我们仰望光,我们也要成为光,你立志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从哪些事出发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安放自己的青春呢?
2.主持人总结以上学生发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渐进天下,提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用语言来唤醒情感,直入人心,引导学生用知识给自己的人生打底,用扎实的基础知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厚重,打造更好的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节六: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
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同学们,静想一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啊! 中华民族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像他们一样勇敢,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设计意图:荡气回肠,感动人心,利用歌词和音乐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学习英雄们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做好自己的事,把自我融进集体、融进国家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大局意识,提高自我修养。
环节七:青春寄语
我微不足道
但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奋斗中
释放青春激情 追逐青春理想
以青春之我 奋斗之我
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追逐光 成为光
小结:希望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的一束光,照亮自己,又能照亮别人。
设计意图:自我心理暗示,虽微不足道,但做好每一件事,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终会成为一道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班会后延伸教育活动
开展富力悦海湾入海口处海岸线净滩活动
校内活动——校园环境志愿队
课后实践——临高中学课本剧活动《新桃花源》
抗疫力量——师生积极参加抗疫活动
声援抗疫——学生录制抗疫小短片
班会反思
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以此升华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今天,在高二 (24)班开展了一次“奋发逐光,青春有我”道德主题班会。设计此节班会活动的目的,是想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灾难中会涌现出很多的英雄,这些英雄平凡却又不平凡着,感知这些“英雄们”拥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能够树立健康正确的责任观、价值观。
在活动准备阶段,学生们积极动脑,出谋划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有的提供了很多图片素材,有的帮忙设计PPT,有的帮忙找视频材料……,同学们在学习委员和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精神,
主题班会开课时,利用猜象形字“光”来导入,借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明确本次主题班会的核心内容“奋发逐光 青春有我”。紧接着是学生提供的图片素材展示,由提供图片素材的学生讲解,通过学生对图片内容的详细解读,以及老师的细心引导,引发了同学们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思考,随后是通过一段短视频,将学生们的思绪带回身边发生的疫情,通过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前往疫情防控前线支援的亲身经历,触动学生们的心灵,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再次引起学生们对责任与担当的认同感。然后是让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光”,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我看到了学生们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们能很好的利用身边的有责任心的同学的典型事例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靠引导者怎样来发现,怎样来挖掘。接着是小组讨论时间,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思考自己要立志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又要从身边的哪些点滴小事做起。在这个环节,同学们表现得积极踊跃,争相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对未来的畅想和对现在自身情况的反思,得出如今的自己应该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在这个位置上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倒数第二个环节中,通过歌曲《祖国不会忘记》,用歌声来打动学生们的内心,同学们轻声合唱,氛围融洽,再次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最后一个环节,是班主任给予高二(24)班全体同学的寄语,同学们齐声朗读,用心感受,再次强调了虽然我们只是社会中渺小的一员,却也应该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我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周遭环境,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们从自己成长的角度出发,学习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明白“奋发逐光 青春有我”的含义,使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够立足自己的当下,合理规划,一步步追逐自己的未来梦想。
高二(24)班这节“奋发逐光 青春有我”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成效,引导学生从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自我,扛起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觉他们已经有所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受益颇多。当然,此次主题班会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因为时间仓促,主题班会前期准备还是不够充分,有些部分讲解还不够细致到位。
通过此节主题班会的经验,我意识到我们要更加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