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前几日,和朋友去上海看展。我本来是个纯理工女,刚上班时候有人说带孩子去听交响乐,我觉得这人能装,不接地气,假装高雅,搞些没用的。后来在朋友的带领下开始看画,虽然开始只是好奇,为啥绘画对人有那么大影响?但是看着看着的确看出点滋味,所谓的滋味就是啥用没有,自娱自乐,所谓的美就是没有实用性,愉悦心灵,单纯享受,三两好友,不必八卦,单纯聊画也能打发时间,即使八卦,可以八卦这些艺术家,也不必说周围人坏话,大可以对艺术家品头论足,满足女性一起所有要素,生活变得简单富足而没有任何受害者。如今我也成了我当年认为装的人,我们可能更甚,我俩坐着火车就去为了看两天展览。
第一天我们一大早出发,先去震旦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少,展品还挺丰富的,有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玉,我们两个挨个品头论足,非常过瘾。然后楼上看青花瓷,我本来对青花瓷不是很感兴趣,朋友曾经发我视频启蒙,我也没理会,她给我书我也拒绝看。不过这一层都是很多大件青花瓷,一个个还挺精美,朋友对我现场科普,还时不时考试,看我有没有掌握。一个教一个学乐此不疲,时间过得很快,佛像展就有些累了,楼下一些唐泥塑非常生动,我们又驻足看了好久。
晚上就是这次看展主菜,奥赛博物馆的画。八年前我们一起去过奥赛博物馆,我那时候刚开始被启蒙,看不出门道,也没有八卦素材,我们三人带着三个小孩,孩子们还造反不让我们看。这一次一百多幅画过来,我想看看这些年我有没有进步?没想到晚夜场也人山人海,都是年轻人。去年我带女儿来,人还很少,看得很舒服,人一多画就没法细看了,我俩的主要的胡乱点评的欣赏方式也无法施展。不过我自己觉得我对画的欣赏的确提升了,原来看平常的画,也能看出点滋味。相对奥赛画的展览我们觉的楼上的陈逸飞画展更好,因为展品很丰富,人也比较少,画家水平也比较高,陈逸飞还是很全面,除了门口的文革画不喜欢外,他的水乡画,江南美女画,藏族青年画,甚至是鲁迅《药》的连环画,都画得很不错,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对景物的把握,尤其是各种水都画得很生动。他画的藏民羊皮袄也跃然纸上。看得挺过瘾,但是我们两个也的确有些吃不消,看了十几个小时,回到宾馆已经十点了。
第二天我们又看了一个埃及展,展览不大,本来有时间再逛一逛,我们太累了,改签提前回来了。
朋友玩得也很开心,我们两个本来都是和别人一起出游都是让别人操心借光的人。当年一起去法国,我们一起扮演行李。这一次朋友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全程攻略,我说我开发了她的智力。我说下一次我可以分担一部分工作,她说不用,因为我不挑剔,我们是合理搭子,都称心如意。她玩了一次心都野了,又开始计划下一次旅行计划了,整天给我讲她的规划。孩子都即将上大学,我们这群老姐妹找到了新乐趣,没有孩子打扰,我们开始新的娱乐生活。周末我们在南京也会约会看景看展,只是遗憾南京得展览水平不高,所以我们才动了念头去上海看。
人生是一场体验,我觉得我不曾浪费,虽然没有风光富贵,不过偏安一隅,有朋友一起一书一树,一花一画,已经无限满足。
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