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记:与自己的“情绪天气”和平相处
总以为心理健康是“没病没灾”的代名词,直到某天被持续的疲惫裹住,连翻书的力气都没有,才忽然明白,它更像我们内心的“免疫系统”——平时不显山露水,却在每一次情绪波动、压力来袭时默默守护。
我们太习惯把“坚强”挂在嘴边,习惯把委屈揉碎了咽下去,把焦虑藏在深夜的手机屏幕后。就像遇到阴雨天,总想着硬撑到放晴,却忘了可以先撑把伞,甚至找个屋檐歇一歇。其实承认“我现在有点累”“这件事让我难过”从不是软弱,而是给内心的情绪留了出口,就像给堵塞的管道通了个孔,反而能避免更大的崩塌。
后来慢慢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天气”相处:开心时不用刻意克制,像晒被子一样尽情享受阳光;低落时也不用强迫自己“快点好起来”,允许自己发会儿呆、听首慢歌,就像给小苗浇点水,等它慢慢缓过来。心理健康从不是追求永远的“晴天”,而是无论遇到风雨还是艳阳,都能稳住自己的节奏,知道“我能接住当下的自己”。
日子还长,不必急着和情绪对抗,先学会看见它、接纳它,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