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划清你和孩子的界限
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人,尊重他的自主选择,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在心理上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信任和欣赏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挚的爱。不管遇到什么事,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他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他去犯错,平和地接纳他的不精彩。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有价值的。清楚你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明白哪些是你该做的,哪些是允许孩子自己做的,跟孩子的相处会变得简单和融洽。
2“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3家长故意挖坑让孩子说话不算数
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你却在最后拿出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让孩子丢面子、自惭形秽——这是强势家长经常对孩子做的事,因为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
太早给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限制太多,使孩子大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孩子本身不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不去遵守一个被迫的承诺,这不是言而无信。路上没有坑,孩子就不会掉下去。
4不要逼迫孩子许诺
儿童经常是想要做得更好,让家长满意的,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估计不足,也会出现“不守诺言”的情况。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5“屁”大点的事何以成了事?
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发展孩子的阅读爱好,阅读有自我心理疗愈的功能。
6家庭教育中不需要法官
所谓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不过是一个形式,是成人利用强权单方面给孩子制定的。这些“法律”或“制度”充满了强权和虚假,因为家中的所有成员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最基本的表达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发展他的个人意志。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切他喜欢做的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并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
7放手的分寸怎么拿捏?
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检验的标准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觉了还是更依赖了;你的教育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动意识最终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你作为家长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了。
在犹豫是否要对孩子放手时,我们不妨评估一下风险和收益,同时设定一个“熔断机制”。以做功课为例,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基本有能力安排好时间完成作业,并且孩子和家长都能承受没安排好带来的后果,那么就放手吧。切记,放手后不要焦虑不要干涉,不要吐槽,既然选择了承担后果,那就让这个后果自然来临吧。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动态的,如果事态的发展超出预期,后果不能承受,那么请立即熔断,收回权利。
如果我们对孩子自行安排时间没有信心,或者孩子无法面对未完成作业引起的后果,那么请不要贸然放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陪孩子走一程,给他些建议,帮助他降低事情的难度,在陪伴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指导来提高他的能力,最终陪他顺利通关。随着孩子能力的逐步提高,他独立通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8苦口婆心有可能全是废话,唠叨
跟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9爱与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
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
10孩子会不会被惯坏?
孩子惯不坏,家长越平和,孩子越听话。面对孩子时,请拿出理解和耐心,学会做听话的家长,倾听孩子的需求,尽量即时满足她。
真正的权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给他与自己无异的自由。当孩子从父母这里获得充分的爱,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当他遇到问题时,总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自然会对父母表达出依恋和信赖——父母的“权威”就这样出现了。
11把马桶洗干净,让孩子玩去吧
在成人的眼睛里,马桶是和屎尿联系在一起的,那里的水是肮脏的,所以不可以玩。但在孩子眼里,任何东西都是玩具,哪里的水都是水,都可以玩。
只有眼睛里有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学会和孩子相处,他们会努力理解孩子、体恤孩子,遇到问题时勤于动脑子,善于学习。
12孩子过分懂事并不是好事
孩子“太懂事”在很多人眼里可能不是问题,甚至是优点。其实,表面的“懂事”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如果孩子表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懂事”“礼貌”“关心”等现象,其本质是儿童对自己的扭曲,是孩子长期不被尊重,心理边界被长期侵犯,个人意志被长期践踏的后果。表面的“懂事”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你的孩子好可怜,事实是,她不但不懂事不成熟,且心理已经开始残破——你知道吗,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你的孩子在本该“率真自我”的童年时期就被迫放弃成为自己,她生命的能量无法用于正常成长,过多地消耗在了应付他人上。这种痛苦极为深刻,可能会成为携带一生的厄运和诅咒。
强势控制欲强的母亲会养育出胆小、懦弱、讨好、没有主见、不敢反抗的孩子。你的行动力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看到了你母亲对你的伤害,多大程度上理解了这种伤害的深刻和恐怖。
13“逗”孩子是一种恶习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行为中要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绝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或害怕,给孩子带来羞辱,担忧和失落。只会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真和善是美好生命的两大基石,也是教育的两大基石。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因为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认真的,是随着成人的塑造和摆布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父母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孩子在被爱与被尊重的安全感中自发生成的。爱和安全感的来源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14孩子怕妈妈老了
母爱注定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当孩子真正长大了,自然会逐渐在空间上和妈妈保持距离。
“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得以有序发展的最根本约束力,几乎没有人能绕开这个规则,恐惧肉体死亡是所有生命的本能反应。不仅怕自己死,也怕失去身边的亲人,对亲人的感情越深、依恋越重、对死亡的恐惧就越重。
我这样说:“妈妈现在这么年轻,离老还很远,我要活很久。科学越来越发达,医学越来越发达,你看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寿,到妈妈老了,人们更长寿,每个人可能都能活好几百岁,说不定腻歪得都不想活着,盼着死呢。”孩子不会考量话中细节,她相信这些话,加上妈妈说话表情轻松,态度坦荡,情绪愉快,也会受到感染,所以瞬间就能释然不少。当她长大了,对生死之事有了相当的经验,就不会太纠结了。
第一、不必在这个事上给孩子讲太多的道理,生老病死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我们不能用有限的认识去开导孩子,做不到就不讲。
第二、采用缓兵之计,一方面把一个当下棘手的问题推到遥远,缓解孩子眼前的困惑;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当下确实没有答案,即使有,孩子也理解不了,那就交给时间,让孩子慢慢学着去理解。
第三、自己态度要平和、轻松。如果你都不能释然,怎么可能让孩子释然。
正因为有死亡在前方等待,它时刻提醒我们,用心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享受每一餐饭,每一本书,每一份工作,每一次旅行,依恋亲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珍爱当下的生活。我们迟早会死去,趁我们还活着,好好地做自己,好好享受生活。
15孩子总担心妈妈出事
孩子什么事情都往怀里想,这是一种以恐惧为基础的负面思维方式,导致这种负面思维方式的原因,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受家庭成员中一些持有负面思维及情绪的人影响。
首先是认真检视家庭成员中,有没有人经常杞人忧天、唉声叹气、情绪低落、乱发脾气;或者是否有人经常吓唬孩子、哄骗孩子,对孩子经常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如果有这样的人,必须促使其改变自己,或者避开孩子,让孩子尽量少受负面恐惧思维及情绪的影响。
其次,针对孩子的具体恐惧对象,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要只是口头劝慰。
16不要用说谎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说谎
孩子掩饰和撒谎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大人的责怪。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真正被尊重、被爱的,他对父母有全然的信赖,有十足的安全感,他就不需要在“闯祸”后慌乱,也不需要隐瞒——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17永远不要猜测父母的想法,把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表达出来
妈妈和你是两代人,我们的年龄不同,成长环境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我们都不可能完全猜透对方的愿望和需求。如果你内心有什么愿望,无论父母同意不同意,都要说出来,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不要去猜测父母的想法。你说出来,父母才能知道你的需求。同意不同意是父母的事,说不说是你的事。说了至少有一半实现的可能,不说则完全没有可能。这个原则对你和社会上的人打交道也适用。
鼓励孩子尊重内心的愿望,勇敢地表达自己;同时自己努力成为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和支持者。这样可以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孩子的情绪更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