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语成绩出来了,不出所料又没有过,本以为已经习惯这样的,却心还是当场不舒服,细细回想,自己在20年一来的自己,好像除了高考稍微假装“努力”了一点,但结果依旧不如意,从来都是带着侥幸心理,认为我会的,但上天依旧知道你啥样,得过且过,好像都在浑浑噩噩的过,不在乎所有,依旧幻想活在不真实的“自己”中,这样的我好像糟糕而不自知,认真的回顾了一下以前,没有什么优点,也没有太大缺点,在生活中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出众的闪光点,没有太大理想,对待生活平静温和,对未来的期盼依旧是普通人的设定,对待情绪低落自虐自愈,无它排解,已不在信鸡汤的年纪,对待自己与事物,更加成熟一点,虽然还是幼稚站一半,还是悲观 积极参与人生。
一直在看情绪管理之类的书籍,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自己,有时候在想“压力”这个词,这份压力的来源于何处,它就像毒蛇魔兽,从暗处来,明处致命。我是一个现实中不会带给别人负能量的人,因为我一直奉承我心情不好我不会给别人会心情不好的原则,我也不希望别人带给我,虽然现实中一直都是别人情绪的“垃圾桶”,所以常常夜晚崩溃,白天正常。这也导致成为了深度失眠者。
一直在想象如果人生很累那就活到32岁,自我幻想最佳年纪,如果不那么辛苦那就看待世界久一点,美好的事物毕竟那么多,患有(轻度抑郁症)
非常感谢我大哥悉心安慰
心理学说 无论是心理创伤 还是心情不好 能够说出来就代表自己正慢慢接受在一现实了 这已经在自愈了,
一般来说 人的认知有三个来源,一是亲身感知,二是他人告知,三叫逻辑推知。
逻辑推知的典型例证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这一点是大多数人达不到的。
上学读书则是学习新知的绝佳途径。
而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行万里路的亲身感知。
在大概就是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一生原因 经历真的很重要。 但我们 生命 时间 有限 ,不可能把每件事都经历一遍, 在就体现 读书重要性,书里藏着的是别人的人生,别人的经历、智慧。(大哥说的话)
人生这条路好像很长,需要更多时间认识自己,开拓自己,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也借鉴前辈们的路途来给自己避途,这其中自己可能要读很多书,在书中认识自己,认识更多现实问题,一直也希望自己是一个站在正确位置上温和且自律的人,经历更多的自己,看更广的世界,就不会这样这点鸡毛小事而大伤头脑。这次不行 下次在努力一点补回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