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西影
暑假是规定给孩子们的假日,作为工薪阶级上班族应该与暑假是无缘的,也无权享受它。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世中,都有着这么一段能够让我们称得上是一生中最为伟大的时光回忆,那就是我们的童年。孩提时的岁月是最美好的,他把童心的快乐献给了成人的世界。童年的记忆之所以伟大,因为怎么去做梦,怎么去遐想都不是过分的。那是一个有能力让孩子可以相信梦想成真的年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所能给父母和亲人留下最珍贵的礼物和最难忘的纪念。
童年暑假的生活是留给我们一生中最深刻的印迹,它永远地烙印在我们的心底和脑海。只有保持那个童心的人,才是个真正的人。
时下正值暑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又在干些什么呢?补课?练字?画画?学音乐?还是在舞蹈武术班健身呢?此时此刻的你是否想到回家?亲爱的小朋友们!如果你想回家,你就回家去吧!假如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就大胆地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不能了解你们孩子的心,就请你们弯下腰耐心地问问孩子怎么了。
孩子的童年是绿色的,这绿色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可它丢失的一定比来得快,消失得比生长的更快。
儿童的美德与智慧常常被我们成年人粗糙的双目所忽视,当作不以为然的废物给丢弃,很多家长的霸道强权可想而知。
你的孩子在你眼里是块宝,好似玩起手机电脑游戏很超越,比你玩得更开心更精彩,让你不知如何培育他们的童心,就是这种天真无邪的超越,却被一些尚不够文明低态的父母给忽略,让孩子在这聪明的时段里,接受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自己。家长焦急的在期盼,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多掌握一些专业技能,早日摆脱那份幼稚和单纯,继而成为未来的什么公务员、科学家、艺术家、学者等等,大名大家的复制品,一直在扼杀着孩子童年幼稚的心灵。孩子稍微有点小过失,就被当作不及格,非正常,该教育,去攀比。难道这就是关爱?是呵护?这完全是在给孩子一个不正常的精神压力和无奈的承受,这是天大的错误,天大的自不量力。
大人不能从儿童未来的角度提前过早地设计他们现在的生活。生活要现实,也就是他们自由自在健康的成长,每个阶段要的是真实、是积极、是丰富。儿童就是儿童,不是成人的预备,他们的生活就是要身心的适应。
很多家长把儿童塑造成成年人,小小童心未泯却干起成年人的事,这是人类时代最丑陋愚蠢的表演之一,儿童真正的乐园就是大自然的不断演变和消失。
我儿子多次和我说,他想知道天上的银河到底是个什么样,为了能看上银河,常常半夜起来站在窗前看星星,好几个晴朗的夜晚到郊外一个没有灯光映射的田园里望天空,次次都是失望而归。他还想到沙河边的浅水湾看看我们大人所说的那种身上长满红斑花的鱼,再带上一个竹篮子和罐头瓶放上诱饵等待鱼儿入瓮,如果你给他讲那是过去的事,他就会有好多的为什么让你去解释。在孩子眼里总认为,我们的童年生长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也比他们有福气。
自然、动物、战争、杀戮、环境、生态等等,有几个成年人能比孩子理解得更真诚更本色呢?孩子只是按书本上叙述的那样美好去想象,可履行与实践起来却是如此的大大折扣。
现在的家长很喜欢带上孩子去旅游,说起来是让孩子接受自然和社会,说白了就是瞎折腾,玩一把个人的小虚荣。看看那些野餐的人,破坏花草,毁坏树木,各种动物的肉体尽在眼前,血淋淋的刀刃上,让孩子触目惊心。大人们昧着良心,言不由衷,对罪恶熟视无睹,对丑行隔岸观火,动容了孩子,苦痛着孩子的心灵和表情,甚至让孩子受到惊吓先声啜泣。
现在的家长成年人已开始不喜欢学习了,变得麻木不仁,失聪迟钝,一些由孩子脱口而出的简单常识问句,大人们回答的却支支吾吾,嗫嚅不清,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孩子在对人间善恶,美丑好歹,比我们成年人清晰健正,纯粹干净。因为他们生活的很朴实,很简单,很有尊严。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妥协,什么是随便,什么是贵贱,什么是欺骗,什么是撒谎,什么是滥情,什么是虚伪做作,什么是风情万种。
可以说,孩子所赐予我们的就是幸福、勇敢、快乐、鼓励和信心。教会我们的是高尚、善良、本分、正直与诚实,他比我们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的多。
注:此文参考张晓斌《六角丛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