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久没有更我联系的朋友,今天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实话我都有些意外。
电话那头是抑制不住的情绪发散。一开口就是一声呜咽,我立刻意识到对方现在的心情应该非常糟糕,毕竟这个坚强的姑娘很少有这么情绪外露的时候。
她像是喝醉了酒,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我有些担心,一直问她在哪里,身边是否有朋友陪同。但手机里除了她止不住的哭嚎,只剩下嘈杂的汽车鸣笛。
好在,几分钟后,她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也为她刚才的行为做出道歉与解释。
去年毕业,她跟我说,年轻就是疯狂的资本,她要着手自己的计划,开始仗剑天涯,闯荡江湖,领略不一样风土人情,体味祖国大好河山。放肆的玩,放肆的闯,游戏人间,恣意人生。
我们这些朋友当她是中二病犯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想到不久就从她的朋友圈动态中了解到她去了重庆,我们都有些惊讶,毕竟大家都打算留在本省或是去沿海城市发展。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与打算,我们也一致送上了祝福。
快一年时间没联系了,没想到今天竟然通上了话。此后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单方面诉说中,我也了解了大概。她的江湖大业还没一年就已经偃旗息鼓了,并且因为长期的作息与饮食的不规律,引发了胃病和心肌炎,最近时常往医院跑。
现在疾病与癌症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可心知肚明二十出头的年纪真的不年轻了。再早上几年,即使一整天做着高强度工作的我也不会感到任何疲倦,可现在却已经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比如,坐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腰痛腿麻,一到放假时时刻刻都想躺着,一天从早到晚浑身没劲,做事提不起兴趣,也打不起精神。
作息混乱在我们这群人中,似乎成了一种常态。我的合租室友已经开始用上美国作息了,通宵熬夜不睡,等到早上六七点甚至上午九、十点才开始入睡,一直睡到下午五六点才醒,晚饭成了早饭,凌晨两点再起来吃点夜宵,一天就这么糊弄过去了。一间屋子几米的距离,一周连面都难见几次。
一日三餐,早睡早起,经常锻炼身体这种意识早已消失殆尽。加班对于我来说也是常态,有时过了11点那个结点,往后就更难入睡了。白天萎靡不振,晚上亢奋不已,年轻的身体不断被透支,各种毛病开始不断找上门来。
近些年,“90后中年危机”,“三十五岁面临失业”,“学历贬值”这样一些话题热搜扑面而来,使得年轻人不断内耗,一度陷入迷茫,怀揣着对未来与现在的焦虑却还一如既往在人海里浮沉。
看到短视频里的同龄人事业风生水起,生活也是有滋有味,潇洒不已。我们羡慕,幻想着能和他们一样。但大多数通常在埋怨自己没房没车没背景,生活不好混;痛诉念着不喜欢的学校学着不喜欢的专业,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对前程迷茫。抱怨过后继续灯红酒绿,在漫漫人生路里晃晃悠悠得过且过。
他人苦口婆心的劝说永远无法完全的震撼到我们,知道什么样是好的,可依旧我行我素。把生活和自己折腾地一塌糊涂,又开始抱怨命运不公,父母不强,自己无能,深陷低迷,不敢抽身。
其实从最基本的事着手就好,比如吃好早饭,遵循一日三餐。比如不要熬夜,早睡早起。比如出去跑跑,锻炼锻炼身体。闲暇时光,看看书写写字充实自己。
不要害怕来不及,去试着做,并坚持做下去,最多一切回到解放前从头再来。年纪见长无法阻挡我们热血沸腾的脚步,这一刻永远是我们余生最年轻,只要你肯去改变,一年两年多年后你必然与众不同。
但身体还是第一位的,不要本末倒置,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年轻可不是能随意挥霍的资本,反而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机。
放下手机,道声晚安,快十点了,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