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中要紧紧抓住社会情商这一重要一环。虽然知识改变命运,但一旦跨入社会可能会翻车。
知识改变命运,但性格决定命运也不可忽视。很多问题孩子甚至犯罪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原生家庭错误的教养模式。
家庭教育的核心乃社会情商的培养,要关注一个重要的教养问题:社会化发展以及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有些乖孩子会变成坏孩子,核心原因是现实感缺失。学习紧张,互联网的使用,家长过度管控,使孩子很少有机会体验真实的世界。
个体生存有三个基本的关系,人与他人关系,人与职业关系,人与异性关系。
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只埋头在读书或手机里,对现实世界不感兴趣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孩子。
父母如果忽视社会情商发展,孩子进入社会容易栽跟头。
孩子要想融入社会,必须要培养社会情商,不亚于升学考试。
父母是培养孩子社会情商的终身导师,家庭是孩子实践社会情商的场所,社会是检验孩子社会情商的舞台。
作者感慨自己的父母造就了自己乐观坚毅的性格以及善于和社会打交道的能力。
有孩子觉得自己长相自卑,他的妈妈身体力行,用实力结合自己的经历,帮孩子树立信心,表达了核心思想:我们不需要为谁改变,也不用外表吸引别人,我们若能努力,都将活出最好的自己。
心理学家说儿童天生有自卑感,因为他们还未成年,所以养育孩子的指导异常重要。
孩子社会情商的核心维生素就是重视孩子自信力的培养。
1,用你的信任激发孩子的自信。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我们要不间断的向孩子表达信心和信任,这是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任何困难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积极回应和正面的鼓励,都将是孩子自信的源泉,孩子从出生起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自信力也来源于与父母高质量的互动。
帮孩子建立自信的第一要诀,就是给孩子一颗信任糖。我们无条件的信任孩子,不断的向他们发射信任磁场,他就一定能够接收到这个电波,然后会有很强的动力和自信去解决问题。
自信还可以体现在腾出空间让孩子发展自信,作者让生病孩子自己计时写考试卷传达信任。
有一个中考的班级,让每个孩子写下希望考取的高中并贴在教室的墙上,每天早晨无论哪个孩子走进教室,全班同学都齐声呼喊:某某某,你一定能考上某某高中,你能行,加油!
结果这个班成为全校重点高中录取率最高的班级。有的孩子在那一刻看到同学们充满信任的眼睛,不由得升起一股力量,变得异常刻苦,考取了理想的高中。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那样一颗信任糖递到孩子嘴边,让他尽情品尝美味,在你的无限信任中,他会有无穷的力量和自信。
2,用兴趣爱好帮孩子建立自信。
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是增加自信心的一个法宝,例如美学大师蒋勋在13岁对人生困惑时,爱上了文学。阅读是帮孩子拓展视野,也提升自信心最好的办法。
经常阅读的人,自己就能满足自己的许多需求,无需寄希望于他人或讨好他人,那样很难发展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