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机会——得到专栏笔记

23. 机会

专栏的文章讲了一些机会与那些曾经错过的机会。用了互联网几家巨头股票的组合做例子,解释如何看到长远的未来,以及如何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在这个抓住机会的过程当中,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靠听到别人口中的机会,希望一切都准备好,但往往这样准备好了所受的收获也不会太多。但凡是巨大的获利,都需要自己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些努力就包括很多琐碎的准备工作。

2006年我去香港读书,当时跟我很多同班读书的人,都比我年纪大五到十岁,他们除了读书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炒股票。炒股票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去炒即将上市的新股,然后去抽签(打新)。当时港股有新股不败神话(新股没有跌破发行价的历史),中签率也并不是很低,比现在A股的中签率要高得多。通常一旦抽到了,就是几倍的神话,一笔最少也有几千块钱的收入。那个时候的几千块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是我对于股票确实什么都不懂,我手里有的钱只是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全是从家里拿的,不敢拿这笔钱做任何有风险的事情,自然也就有这一次的“机会”擦肩而过。十年后的今天,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回顾它,本着投资的原则,不懂不作来说,我做的是对的。但其实我当时也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学习一些股票的技术支持,然后把自己变成一个懂的人,再去做它。不过我当时并没有很强的今天这样强的用搜索引擎的能力,也缺乏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客户的朋友推荐,也确实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所以最终的结局,也在情理之中。

深圳,把握住的机会。

等我五年前从香港毕业的时候,我面临着一系列工作的选择,包括香港本地,国内的几个城市以及海外的一些机会。这个时候我通过对于我特长的分析,最终选择了深圳这座城市。我觉得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充满了机会,而且企业非常有活力,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世界,而阶级又不是那么的固化,上升的通道没有像香港一样被锁死。当时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的这个说法还没有普及,深圳很少跟北上广相提并论,很多今天看来的二线城市,觉得深圳也不过是个二线城市而已。但是我在这个城市里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遇到了我的太太,安了家,现在看来,城市的成长伴随着我的成长,我成长为世界级的工程师,深圳也正在变成国内一线的城市,我抓住了机会,做出了双赢的选择。

但是来深圳其实也有遗憾,我本来有机会,参加深圳市吸引人才的计划,但是由于学校的排名和自身的学术成果不够标准,与一笔丰厚的经济收入擦肩而过。世界上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这是我这些年来最惨痛的一次教训,所以这一点也只能向前看了,让自己努力一点,希望能够抓住下一个机会。

gafata的把握:这是几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缩写,专栏的老师,非常罕见的推荐了这样一组公司的股票组合。我于是抓住这个题材,买进了一个题材相近的基金,也确实在半年之内有不错的斩获,但是我获利卖出了,没有做到长期的持有。卖出之后股价一路上扬,越走越高,所以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把它捡回来,只能等待下一个机会,也许是永远错过了。


#413-一齐听棉讲故事-橙子学院码字岛第27篇作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你有没有突然一刻对以后焦灼万分,有没有对未来的某件事情无比焦急,其实,这都是你在以前没有做好一件事所造成的。...
    卢不斯拍个人短片阅读 3,244评论 4 5
  • Release cycle Code complete CC Feature complete FC Rele...
    stutterr阅读 1,417评论 0 0
  • 我是一棵树 一颗枝干扭曲的树 人们嫌弃我的丑陋 把我遗弃在无名的深山 自己靠着阳光和细水过活 没有吵闹和风沙 没有...
    南寻北往阅读 1,66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