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家办公以来,觅觅第三次忍不住打小孩。
如果说,从母慈子孝到鸡飞狗跳,只隔了一场网课的距离;那么,从杀伐果断到怀疑人生,只隔了一个在家办公的距离。
一边要在有神兽的立体环绕声下完成紧张工作;另一边还要督促跟进神兽的学习情况以及每日三餐,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崩溃的边缘来回试探。
疫情被封,家长快疯
调节情绪和克制冲动,是疫情期间家长们的一大重要课题。毕竟疫情里充斥着比股市还跌宕刺激的情绪波动,以及薛定谔的亲子关系。
当前严峻的疫情局势下,网课大概率将成为持续性事件,而家长们的情绪就如同紧绷的弦随时要断的节奏,情绪动不动上来,整个人都不好了,像胸闷气短,时不时犯头晕,就连睡眠也不安稳了……
谁来救救家长的情绪?长期情绪失控会怎么样,到底该怎么有效的疏导负面情绪呢?
不用说,长期情绪失控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首先,就是对孩子不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父母总是情绪失控,对孩子哪些影响?得到最高赞的回答,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缺乏信任感、安全感,曾经想过自杀、敏感多疑、经常压抑自己、甚至心理扭曲.....
其次,情绪失控会伤害身体。没有谁的人生不烦恼,太过情绪化的人,对身体也是极大的损耗。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当人产生了负面情绪时,七成以上的人就会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消化这些情绪。
《黄帝内经》说:“恐伤肾,悲伤肺,怒伤肝,忧伤脾。”别小看你的负面情绪,它正在一步步蚕食你的健康。据统计,200多种疾病都与情绪有关:经常情绪不安的人容易感冒,一着急就喉咙痛;紧张、焦虑会让人掉头发;悲观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血压血糖升高;经常忍气吞声的人,患癌几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由此可知,情绪内耗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长期的情绪失控,导致肝气过度,对肝脏损失极大,而肝脏又是一个哑巴器官,其实质没有痛感神经,即使承受了很多“摧残”,你也很难感知它的不健康。但当你能感受到一些不舒服时,往往病情就有些严重了。
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为一些小事对身体器官带来不可逆的损伤,是多么因小失大。
如何控制情绪?
其实,很多情绪问题,都是因为执念于眼前的小事,在潜意识里把不如意的事放大了。
就好比,很多人其实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学不会控制情绪。如何控制呢?不妨先试着降低预期。
说人话,就是佛系,这可不能理解为躺平哦。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这很稀松平常,而由此产生的不恰当期待,也成为了自己和孩子痛苦的根源。
根据事实出发,客观认清孩子身上的优劣势,预设好可实现的目标,一步步静待花开,自身才能从这片教育内卷的大土壤中,找到自洽的平衡,而不是在盲目的攀比和不恰当的期待中迷失自己,让自己深陷于负面情绪的泥潭,导致孩子也无法获得安宁和轻松的成长环境。
其实,无论是面对教育,职场抑或是各种人际关系,难免会遇到各色各样让自己情绪失控的场景,如何保持心平气和,做好健康管理是我们一生需要去修炼的课题。
抗疫还在持续中,其实不只是你,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克服所有障碍和困难,去换得城市原有的繁荣和安宁,有日夜兼程的外卖员;有逆行的白衣天使;有负重前行的英雄,当然还有所有默默坚守的深圳人。
众志成城终会拨云见日,相信你想要的,都会在最好的时光里浮现。
无论是疫情的散去,孩子学业的进步,还是你健朗如初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