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褚时健准备二次创业,他想在哀牢山种褚橙,但是身无分文,就在他为创业资金发愁的时候,有朋友雪中送炭,给了他2000万,还关切地说:“钱打水漂也没事,您注意身体就好。”
但褚时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他信心满满地回应:“你等着看我怎么把这2000万翻十倍!”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85783-1739447909760)]
1928年,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玉溪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贫寒的他,自幼便深知生活的艰辛,褚时健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担。
尽管生活艰苦,但褚时健要读书,他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褚时健的成绩名列前茅,后来,他如愿以偿地考上大学的农业专业。
大学毕业后,褚时健被分配到当地的小糖厂工作,当时的糖厂,设备陈旧,生产效率极低,产品质量也不稳定,褚时健看着这样的场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糖厂的现状。
他每天早早来到厂里,仔细观察每道生产工序,他发现制糖的压榨和熬制环节有问题,便亲自带领工人改造老旧设备,还四处寻找更优质的甘蔗,在他的努力下,糖厂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
1979年,51岁的褚时健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他被任命为玉溪卷烟厂的厂长,那时的玉溪卷烟厂,规模不大,产品在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
褚时健接手后,他全国各地地去考察先进的烟草生产技术和设备,当他看到国外先进的卷烟生产线时,心中有了想法。
回国后,他力排众议,引进国外先进的卷烟设备。然而,引进设备需要巨额资金,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根本拿不出这个钱,褚时健只能四处奔波,争取贷款,才终于成功引进了先进设备。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b6d31-1739447909760)]
设备有了,烟叶的质量却参差不齐,褚时健又亲自深入田间地头,与烟农们交流,他手把手地教烟农科学种植烟草,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详细指导。
为了让烟农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他常常在田间一待就是一整天,不顾烈日炎炎,耐心地解答烟农们的问题,在褚时健的不懈努力下,玉溪卷烟厂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1985年,“红塔山”香烟横空出世,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它独特的口感和高品质,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牌。
此后,玉溪卷烟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攀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玉溪卷烟厂已经成为了中国烟草行业的领军企业,褚时健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烟草大王”。
玉溪卷烟厂一年给云南省交的税占到50%,一年的税收养半个云南省,但树大招风,风光无限的褚时健,无意中得罪了人,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94607-1739447909762)]
1995年,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因经济问题在狱中自杀,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狠狠地砸在了褚时健的心上,但他还没来得及悲伤,他的妻子马静芬也因牵涉相关案件被调查。
家庭的破碎和事业的危机,让褚时健陷入了人生的低谷。1999年,褚时健因来源不明的300多万财富,以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且没收全部财产。
曾经的辉煌瞬间崩塌,他从众人敬仰的“烟草大王”沦为了阶下囚,2002年,因身体原因,褚时健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此时的他,已经74岁高龄。
曾经的财富和荣耀都已远去,还背负着巨额的债务。但褚时健骨子里是不服输的,他想要二次创业,想在哀牢山种褚橙,但是身无分文。
就在他为创业资金发愁的时候,一位朋友雪中送炭,给了他2000万,还说:“钱打水漂也没事,您注意身体就好。”但褚时健却回应:“你放心,我要把这2000万翻十倍!”
于是,褚时健在哀牢山租下2400亩荒山,准备种植橙子,刚到哀牢山时,这里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没有水电,也没有像样的住所,褚时健带着几个工人,在荒山上搭起简易的工棚,住了下来。
种植橙子并非易事,褚时健虽然有一定的农业基础,但橙子种植涉及到诸多专业知识,他须从头学起。
他买来大量关于橙子种植的书籍,日夜研读,还四处拜访农业专家,虚心请教种植技术。为了更好地了解橙子的生长习性,他亲自在果园里开辟一块试验田,尝试不同的种植方法。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94a81-1739447909760)]
每天天不亮,褚时健就拄着拐杖走进果园,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他仔细观察叶子的脉络,看看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还会蹲下身子,检查土壤的湿度和肥力......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刻记录下来,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在灌溉方面,褚时健经过反复试验,决定采用滴灌技术。为了铺设滴灌管道,他和工人们一起在果园里挖沟、铺设管道,一干就是几个月。
施肥是关键环节,褚时健根据橙子树不同的生长阶段,精确计算肥料的用量和配比,他亲自到肥料厂挑选优质的肥料,还尝试将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以提高橙子的品质。
橙子的生长周期漫长,一般需要6年才能结果,在这6年里,褚时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收入,资金紧张时,他四处筹措资金,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
2008年,第一批橙子终于成熟了,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橙子的口感和品质并不理想。
褚时健并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反思和改进。从灌溉用水的酸碱度到施肥的时间和用量,他都进行了细致的调整。
为了提高橙子的甜度,褚时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并严格控制浇水的频率。他还组织工人对果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定期修剪果树,保证每棵树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
经过一年的努力,橙子的品质有了显著提升。2012年,84岁的褚时健通过电商平台把“褚橙”推向市场,凭借着香甜多汁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迅速在市场上走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2a1eb-1739447909759)]
“褚橙”不仅畅销全国,还供不应求,利润超过3000万,褚时健也因此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被誉为“橙王”。
褚时健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在经历人生的巨大挫折后,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以75岁的高龄重新出发,只要心中有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