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感谢陈老师给学员们提供反思的机会,没有这个特别放送,身陷困局的筒子们不一定意识到补充两句的意义。课程过半,要说令我印象深刻的板块便是思维领域,尤其是自我应该思维。因为课后反观诸己才发觉并不在低水平勤奋陷阱里,而是把努力状态当成了目标,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应该努力永远没错。但如今我开始尝试拥抱不应该有的应该思维。就像辜鸿铭翻译的大学中讲到的绅士无所不用其极,意为君子无论着手做什么都是竭尽全力。有时还会觉得这样太多较真,尤其在我们的国度,摒弃非黑即白的理念转而接收过渡的灰色地带可以生活得不那么拧巴,说白了也是您说的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打开微信看着那张仅停留三秒的浩瀚宇宙,便会觉得个人作为其中的沧海一粟,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于是便可以将自己客观化,从而回归逻辑和理性。
只是还有一事不明,就是关于自律和慎独的关系。遇到莫名其妙又突如其来的心浮气躁,或者偶尔什么都不想干的时刻,是不克制任其发展还是采用修行般的自律加以克服。转移注意力如运动跑步不为外在的期盼,都是打心眼儿里为了成为自己,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但终究不是长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