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美国时为贪图方便舍弃house改租公寓的决定,日后终于成了这次居游的最大遗憾。“在哪里,就像哪里的人一样生活。”——这句话永远是对的。而在中西部生活但又没像人民群众一样住在house里的结果,居然是影响了孩子的语境。
例如孩子们放了学之后经常轮流到彼此家里玩,他们每天在校车上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今天去谁的house?”我女儿总是习惯成自然地说:“来我的house吧。”然后她又立刻意识到这样说不严谨,于是急忙纠正成“来我的apartment吧。”
又例如,她的钢琴老师跟她闲聊孩子应该做哪些家务。老师举的都是最常见的例子,比如帮忙打理后院的草地。我女儿很干脆地回答:“我们甚至没有后院。”——哎,话说我当时选择公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打理草坪以及铲雪等等苦役。
以上种种,如果是在中国的背景下,很有可能会被人误以为是居住条件上的攀比。而在中西部的实际情况是:这跟攀比毫无关系,因为在此地连穷人都是住在house里的,顶多就是穷人的house小一些破一些。而住在公寓里,则是相当非主流的生活方式。例如你是外国人这样一个事实,就足以让大家理解你为啥住得跟别人不一样。
以我的性格,外出旅行的时候不喜欢住别人家,怕给人添麻烦,也怕自己不方便。可是在美国,我在别人家都住得挺舒服的。因为人家给客人提供的不仅是一间卧室,动不动就能给你一整层住。上周我们全家去马里兰州旅行,朋友一家住在house的楼上,让我们住在楼下。楼下这层有独立的起居室、卧室、书房和卫生间。也就是说除了缺少单独的厨房之外,楼下区域几乎就是完整的一个居住空间。反正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跑,除了一起共进早餐之外,主客之间完全可以互不打扰。
话说美国house的宽敞程度,确实超乎想象。例如每栋house至少有两张餐桌(你也可以理解成有两个餐厅),其中一张是在开放式厨房区域,传统上是用来吃早餐的;另一张则放在正式的餐厅。我的朋友告诉我,为了方便通常一天三餐都在所谓的“早餐厅”里吃,只有客人来的时候以及午饭或晚饭才在正式的餐厅里用餐。还有的家庭是有三张餐桌的,我们老院长家的码头上有一张大餐桌,夏天时家人或朋友都喜欢在室外进餐。
起居室也是两个。其中一个叫family room(家庭室),它的位置比较靠里,是家人休息或者孩子玩游戏的地方。此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正式的客厅。我认识的一个中国人在此地买了一套很大的house。在入住的第一年,他们家的正式客厅处于完全空置状态,一件家具都没放——因为三口之家用家庭室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