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谓仲弓,曰:“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谈到冉雍,说:“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作牺牲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解读】“英雄不问出处”,这句充满豪情的话语,自古以来便被人们传颂。然而,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门第观念如同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当时,倘若一个人没有家族的荫庇,想要跻身士大夫阶层,可谓难如登天。
以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例,李白才华横溢,诗篇冠绝天下,可即便如此,他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只因他的父亲是商人,受当时严苛的科举制度限制,他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后来,幸得玉真公主的举荐,李白才得以踏入仕途,担任供奉翰林一职,为皇帝创作诗文以供娱乐。
孔子之所以被后世尊称为 “至圣先师”,其伟大之处在于打破了教育的阶层垄断。他创办私学,将原本只有官宦子弟才能享有的教育资源,普及到了普通民众之中。冉雍出身贫寒,内心难免有些自卑。但孔子独具慧眼,看到了冉雍出众的才能和良好的修养,断言他具备成为地方长官的潜质。在孔子的鼓励下,冉雍凭借自身努力,后来成为了季氏家族的总管。
范仲淹曾对孝道有过深刻注解:像舜那般贤明的人,却有瞽瞍这样昏庸的父亲;像大禹那般卓越的人,父亲鲧治水却以失败告终。但舜和大禹并未受父亲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父亲的不足,这同样是孝道的体现。由此可见,出身无法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平凡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相反,我们应当发愤图强,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