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是《大学》中很关键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理学和心学的争论。理学家以朱熹为代表,认为格万物,识万理,然后因之豁然与生命贯通,而得以修身齐家治国等。这一派留下的问题是,格物怎么能修身?而且修身之在中国重点在德行,那格物识理怎么能转向道德呢?
心学的观点以王阳明为核心,格,正;物,事。以良知之正来处理问题。这样就是致知,知是良知,以心开始,良知具体化为行动。这样做的过程中,意是真诚的;意真诚,自然心正;心者,良知也;良知绽出,则为修身。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解释的问题是,在开端处,为什么就是良知开格呢?
我比较赞同王阳明的解释,因为朱熹的理学要经由科学,但科学又不是目的,还得回到生命。我们现在可能说这没问题啊,科学的发展不是正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吗?这我不反对,没有科学的发展我们还茹毛饮血天屋地席,但中国哲学的价值重在安顿生命,而不在对外物的研究,后者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思路。其实呢,人之为人的根本,就是生命如何安顿才有价值和意义,而不能把物质生活当作最终的目标,这样很容易把人带向醉生梦死的虚无,哲学最终要把人带向生命的安顿。朱熹的路径不是儒家正统。
我不敢乱解经典,只能站在王阳明的基础上戏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格物乃面对世界的开始(此时,你可以是赤子,也可能是要返本归真),自然应该以内在的本心(善或者说道德律令,如果是成人,需要克己复礼),面对遇到的人与事,忠恕仁爱,这是不受尘杂影响的行为。这种做法自然就会形成处事的原则与形式,这就是“礼”啊,礼者,知也!
人的行为哪里来?来自意(当然意之前是内在的心即良知或至善)啊!人的行为端正了,自然源于意之诚。
意诚来自于心正。否则“人而不仁,如礼何?”
心正之人,即为修身之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
这样《大学》的八条目的结构就理清了。前面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容易归纳,明明德为核心,“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何谓明德?内心之善也!
如是,三纲领,八条目之核心均为人之内在“良知”。故王阳明最后只谈“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