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图片裁剪网课上,三水老师用PPT把一张张普通原图设计成了各种各样类似海报的美图,着实让我折服。
下面一起来欣赏两个before和after对比效果的图片修改案例:
1.个人介绍PPT案例:
修改前
修改后
2.大图PPT案例:
原图
修改后4个案例
脑洞大开啊,这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各种创意啊。
群里的小伙伴们纷纷献上膝盖,跪问大神大量创意的来源。三水老师说:“在平时逛淘宝时,我曾注意过一张很好看的跑鞋海报,于是我用学到的PPT剪裁知识,模仿做了一张海报。长期的积累就形成了直觉,现在看一张图片就看出了很多可能性。刚开始我在设计图时也是很慢,随着积累的深厚,速度就快了!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慢就是快。
慢就是快,今天再次听到这句话,有了幡然的醒悟。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事情似乎都是要快,似乎放慢了脚步,就会有被超越的危险。就连读书这种事,很多人也在宣城自己每周可以读十本书,一年可以读上百本。啊,作为急性子的我,看到优秀的人这么牛逼哄哄,感觉快要被甩出了天界的时候,也想要快马加鞭,加快阅读速度,以追上牛人的脚步。于是我读了很多关于速读的书,听取了很多速读的方法,甚至连做事方面也追求快。速度是快了,可是我并没有得到一丝快乐。书是读了很多,可是以前的读过的书,叫我说出个一二三来,噢,对不起,想不起来了,呵呵达;做事是快了,但是经常精神紧张,重复干活,噢,呵呵达。
直到看到一句话:阅读速度的快,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某一领域的书籍,你开始读得很慢,当你有了理解基础后,相关类型的书籍的阅读速度就会提升,甚至一目十行。所以,读任何不熟悉的书籍,一开始就要慢慢来,直到理解了这个领域为止。
嗯,道理太正确了。我在网页上浏览计算机问题解决方案的文章时,同事经常会跟我说一句话,我都还没看完呢,你几秒就扫完了。今日想想,原因真的就是这样啊。计算机是我已经很熟悉的领域,看到任何相关新的知识,马上就能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快速跳读的行为。并不是我很聪明,只是以前学生时代漫长的学习过程成就了现在的快速理解速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而做事快速的领域啊,不是吗?
想通了这个阅读快与慢的道理,现在读书再也不着眼于数量了,而更在乎质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