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词:对话气氛>对话内容
对话发生问题的影响方面可能会有两个方面: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在我看来,安全气氛被破坏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对内容的关注>对气氛的关注。
这里的对话内容指的不是对话的核心目标,而是对话中转变的话题。例如:我们在谈一个项目,目的是大家受益。我指出这个项目的不合理之处,语气非常严肃和苛责,然后大家或者沉默或者爆发被迫话(这都是针对我严肃的语气和苛责的态度)。这个时候,话题便从“项目”变成“情绪”(这个人怎么怎么样),对话氛围变得紧张。
我的观点是:(1)确定和坚定一个核心目标(2)对话过程中去感受氛围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
还有一个对话中可能要面对的问题:对方对对话意图的误解。针对性反问自己:是否让对方关注到核心关注点,是否让对方理解自己对对方的考虑(即让对方感到被关心的感觉)
2.关键词:共同目的
顺利进行一个对话是需要有方面达成一致的。这里我分为两个考虑:
(1)本身存在交叉的共同目的。这个是要通过谈话去找到“相同点”,让对方感觉到“认同感” ,建立起初步沟通关系。(即找到交集建立沟通)
(2)本身的并没有太大的共同点。在我看来,事情都是有相似性的,既然没有共同之处,便可能存在相似之处。就像书中举得一个例子:A想呆在家是因为想要有一个安静的氛围,B想和A去看电影是因为想拥有两人世界。乍一看似乎取不到交集,那可以不可以让他们两在一个集合中呢?选择一起去安静的农庄或者两个人呆在咖啡馆里等等。(即建立链接的桥梁,促进沟通)
3.关键词:互相尊重
在我看来,我们能有上面的想法就已经能够做到尊重对方了,问题是互相尊重有个双方,如何让对方也能够同样尊重自己。
这个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解决,主动权不在我们手中,只能通过确定安全氛围建立内在的联系,先让对方了解对话动机,然后参与,逐步信任,才有可能使对方同样尊重自己。除此以外,发现相似点,使得对对话感兴趣消除抵触情绪,这样更容易建立信任感。
4.关键词:道歉,对比说明,共同目的
这个是暂停对话后的具体说法,在不用的应用场景中选择性使用。(1)道歉 建立在存在错误的表达方式或者误解。以道歉为曲轴展开正确的沟通。(2)对比说明。 在确认存在矛盾的时候,部分否定+部分肯定。书中给我们一个回答的模板:我不希望___,我希望___。我觉得在我不希望中,需要几个内容①部分否定提出反对意见②在与交谈目的相关但不影响的地方,夸奖对方(从心理给予抚慰)。在我希望中,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列举观点优势。(3)创建共同目的,三步走。积极寻找共同目的,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这个在关键词共同目的分析过一些,就不多说啦)
这一章节对共同目的的强调很突出,让我想到了我昨天学到的一个模型。Power of action行动力模型。行动力=伙伴x方法/目标。在应用到沟通的时候,伙伴可以是沟通双方,方法就是处理沟通矛盾的方式,目标是共同目标就相当于对话中的共同目的。将两者相联系,我是这样理解的:有效沟通需要沟通双方针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