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标, 这让我们殊途同归
关注「小翊妈妈幸福课」,一起学习幸福力
第13期推文「TED演讲:选择的悖论」
本文大约3600字,阅读预计20分钟
01 关于演讲者: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美国心理学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摩尔学院任教,社会理论和社会活动教授。他经常在《纽约时报》上从自己在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对时事发表评论,著有《选择的悖论》一书。
02 西方社会关于幸福的“官方正式教条”
什么时候人们最幸福?西方工业社会有一个笃信不疑的信条:
如果想要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福利,其方法就是使个人自由达到最大化。
一方面自由本身就是好的,值得人们去争取的,也是人类必需的。
另一方面,一旦人们拥有了自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做主,可以去做那些最大化自己幸福的事情。而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做决定,最大化自由的方法就是最大化选择性。
人们的选择越多,自由也就越大, 自由越大,人们也就越幸福。
这是整个西方工业社会所公认的一个信条,是西方世界信仰的核心,同样这也是他们生活的核心,根深蒂固到大家都笃信不疑。
03 生活成了一种选择
巴里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在他家附近的一个超市,不是很大,但这家超市有175种各式色拉酱,这还没算上10种不同牌子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和12种葡萄醋供人选购。如果碰巧那175种色拉酱都不和口味的话,你还可以买这些橄榄油和醋来调出无数种适合你的色拉酱,这就是超市的样子。
再来看看家用电器店,如果你配置 一套立体声音响系统,包括音箱,CD机,录音机,调谐器,扩音器。就这么单单一家家用电器店里,立体音响系统就多得数不清。 我们可以只用这家店的配件就可以装配出近650万种立体音响系统来。 不得不说,可以选择的余地非常大。
在生活里的其他一些比买东西重要得多的事情上,这种选择爆炸的问题同样存在。
在婚姻家庭方面,在过去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就结婚,这几乎是所有人默认的事实, 然后就是尽快生儿育女。 唯一你需要选择的只是和谁结婚,而不是什么时候,也不是结婚以后要不要生孩子。 而如今呢,所有的事都可以拿来挑挑拣拣。
在工作方面,我们非常幸运,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我们可以在每一天的每一分钟,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工作。可这些与工作相关的,难以置信的选择自由,给我们带来的是我们必须不断的,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做决定,为自己现在该工作还是该休息而左右摇摆。
所以当我们环顾四周,无论大事还是小事,物质的还是生活方式方面, 生活成了一种选择。
选择无疑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离“心想事成”的目标越来越近。选择也是拥有自主权的重要指标,而自主权又会对人们的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身心健康的人都渴望并需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可另一方面,“有选择是好事”并不代表选择越多越好,选择太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04 选择过多的负面影响
其一,说起来有些自相矛盾,过多选择带给我们的不是解放,而是精神上的瘫痪。 面对这么多的选择,人们发现更加难以作出任何抉择。
这里有个关于自愿式退休金计划投资方面的研究,当公司向员工每多提供10种互助基金种类,参与的人数就要减少2%。 当提供的基金达到50种时, 员工参加的人数会比提供5种基金时下降10%。为什么呢?因为有了50种基金供你选择后,选择变得无比艰难时,我们处于瘫痪状态,拖延症就犯了。
即使这可能意味着,当人们退休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储蓄,可能只能用狗粮充饥。同时连雇主给他们的高达每年5000美金的补助金也白白放弃了,即使雇主很乐意提供这种对等补助。这就是所谓的瘫痪,是过多选择造成的后果。
第二,即使我们通过努力克服了这种瘫痪,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们对这个决定的满意度,反而不如选择少时来得更高。
为什么选择让人痛苦,这里有几个原因。
后悔和可预见得到的后悔
面对如此多的沙拉调料品种,如果你买了一种,觉得不尽如人意,你很容易去想象如果你挑另外一种就好了。
而这个想象出来的另一个“更好”的选择,让你对自己作出的决定感到后悔,这种后悔的心情让这个决定的满意度大打折扣,即使这是个好的决定。
选择越多,人越容易莫名其妙地对一些事感到后悔。
机会成本
当人们有很多选择可以考虑时, 就很容易去想象那些你放弃了的选择诱人的地方,而让你对你选中了的那个越看越不满意。机会成本让我们对自己选择的满意度减少,即使我们的选择好得不得了。
而选择越多,其他选择的诱人之处,就让机会成本愈加沉重,压在我们心上。
上图这幅漫画是心猿意马的典型表行,更说明了我们要活在当下,我们每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都得放弃去做其他事情,而这些“其他事情”可能有很多诱人之处,让你觉得选择做的这件事变得不那么诱人了。
期望值攀升
在人们的生活里加进选择,除了提高人们对事情到底能有多好的期望值之外,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多少好处。带来的只是使人们对结果不那么满意了,即使那可能是好结果。
以前一切都更糟糕,但是一切都更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因为当一切都很糟糕的时候,人们倒有可能体验到某些惊喜。
而如今,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在这些富裕的,工业化的市民生活的世界里,期望值已经成为了完美,尽善尽美已是理所当然的,你永远都不会得到惊喜,你我的期望值已经爆表了。
什么是幸福的秘密?幸福的秘诀就是降低你的期望值。你再也不会被什么所惊喜,因为你我的期望值比天还高。正所谓知足常乐,不要期望过高。
巴里说到他自己的婚姻,他有一个很好的妻子,婚姻这件事上他没有凑合并且尽力在经营婚姻。但是他表示能凑合的婚姻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在婚姻中面对更具吸引力的选择,收获幸福和安宁的唯一途径就是对自己说:
我已经选择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就算那个谁长得再好看,也与我无关。
挣扎于你和伴侣的爱是不是真的,苦恼性生活的质量和数量是否达到平均水平,以及总是想你能否做得更好、找到更好,皆是痛苦之源。
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
自责
西方的文化推崇自由、事事自己做主以及选择多元化,在这种氛围中,我们不愿放弃任何一个选择。
但若想牢牢抓住所有的选择,可能会使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导致焦虑感上升,自责压力和不满增加,严重时甚至会患上抑郁症。
当你不满意自己的选择时,你会问,这是谁的错?在没有选择时,我们可以说这是整个世界的错;但是,当我们有无穷无尽的选择时,而我们还没有拿到满意的选项,那么责任就在于我么自己了,我们有机会做更好的选择,这是为什么我们开始自责。
05 收入再分配会让所有人都活得更好
关于幸福的官方正式教条:
要最大化幸福=最大化自由=最大化选择
更多选择=更多自由
更多自由=更多幸福
这就是所谓的官方正式教条,也是我们深信不疑的,而它却是错的,完全不对。 毫无疑问有选择比没选择要好,但是不能就此推论选择越多越好。
这里有一个关键值我不知道是多少,但是我可以肯定我们早就远远超过了“选择令我们富有”所需要的这个关键值了,可以划分更多选项是好是坏的临界点。
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在那里问题不是选择太多,而是选择太少或者没有选择。所以巴里在这里谈的这个话题是现代富裕的西方社会的一个特殊的问题。这些昂贵的,复杂的选择,它们实际上在给我们带来伤害,让我们变得不如从前。
在中国,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美国那么严重,毕竟在某些方面,我们的选择还不太多,而增加的选项确实给我们增加了幸福感,比如说打车选项里多了滴滴,我们外出乘车的体验明显提升了,即使出现了一些恶性犯罪事件,虽然遗憾,却使他们的服务更加安全和完善了。
但某些方面,我们的选择已经多到超过了坏的临界点,比如说孩子的尿不湿、婴儿车、奶粉等产品,反正这些多如牛毛的婴儿用品品牌选项,曾一度困扰了我这个新手妈妈,一个待产包和新生儿用品的准备就耗费了我不少心力,让我无法更加安心的专注在生产和育儿准备上。
生活中一些昂贵而又复杂的选择,并不只是没有用,而是有害的,它们实际上让我么过得更差而不是更好。
如果让有这么多选择资源的社会能够转移到那些选择太少的社会里去,这会使两个社会的人都过得更好。这就是经济学家说的“帕累托改善”,收入再分配会让所有人都活得更好,不仅仅是穷人,还有富人们。也正如上一期推文所说,利他消费可以提升幸福体验。
06 我们都需要一只“鱼缸”
在演讲的最后巴里分享了一张漫画,在漫画里,有两条金鱼正在鱼缸里聊天,大金鱼对小金鱼说:“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限制”。
当你看到这幅漫画时你可能会想: “哼,这条鱼懂什么? 鱼缸里可是什么都做不了”。 贫瘠的想象力,目光短浅。
巴里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是这么想的,可是,他越想越明显地感到这鱼其实是大智若愚。
因为说实话,如果你打破了鱼缸,来让一切变得可能的话,你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瘫痪(鱼会死)。
想想这些鱼生活在这个受到限制,但也受到保护的鱼缸里,小鱼可以去试验、去探险、去创造、去谱写它的未来,而不用担心挨饿或者被吃掉。
没有鱼缸也就没有了限制,但小鱼可能要拼尽全力才能活命。有限制的选择和有约束的自由,使得小鱼可以想象各种美妙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个“鱼缸”,至于这只鱼缸,肯定是小了,可能对鱼来说都嫌小,更不要说我们了,但是没有这只所谓的“鱼缸”,那么苦难将至。
获得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标, 这让我们殊途同归,小翊妈妈幸福课,陪大家一起学习幸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