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律无法惩罚罪恶,我们该怎么办?
网络突然出现的“报纸男”打破众人平静的生活,他们在网吧里预告第二天的犯罪,接着上传行动的视频,首先是引发食物中毒的食品加工工厂,接着是用店里的厨具炸蟑螂的小伙子,发表带有侮辱女性言论的大学生,他们都遭到“报纸男”的报复。
“报纸男”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只是一个小人物奥田,三年前的他还是某IT公司的派遣员工,但遭到社长欺凌和同事排挤,压力过大的他因胃出血入院治疗,为了养病只能打零工,简历上有了两年的空白期,找工作变得越发艰难。
为了生活,奥田在违法的工业垃圾处理厂工作,认识了关西,胖子,竹竿和大雄,五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但绝望总是突如其来。竹竿生病了,无药可救,为了找到亲生父亲,他当初是卖肾筹路费来到日本。
竹竿的死成为压垮他们最后一根稻草,工头对待死去的竹竿就像垃圾一样,没有多余的情绪,扔下一句:埋了吧,久了会腐烂,愤怒的四人合伙杀了工头,烧了工厂,下定决心为竹竿做最后一件事。
没有想象中的以恶制恶,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想找到竹竿的父亲,每次上网都会故意留下:尼森·加藤·黎嘉鲁特这个名字,利用警方的力量找人,最后四人约好一起自杀,但奥田换了其他三人的药,他们都活下来了。
另一部《22年后的自白》,1995年,日本东京发生了连环绞杀案,五人被害,警方全力追踪,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22年过去了,案件已经过了诉讼期,一位名叫曾根崎雅人的男子声称自己是连环绞杀案的凶手,出版了一本《我是杀人犯》的告白书,还找上被害者的家属,嘲笑警方无能。
崎雅人的举动激怒了所有被害者的家属,但警方什么都做不了,牧村刑警的上司泷哥和妹妹里香当年都被凶手杀害,他一直没有放弃追查真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晚间新闻主播仙堂决定邀请他们参加直播,希望揭开真相,与此同时,另一个自称凶手的人出现在电视台,事情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基于“法律时效性”的前提,连环绞杀案的凶手得以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被害者的家属们恨不得杀了他,警方却要保护他,真是讽刺。结局的反转出乎意料,真正的凶手原本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他将屠刀伸向了无辜的他人,成为不折不扣的加害者。
有些恨意或许永远都无法消失,只要凶手没有遭到惩罚,家属们的痛苦就不会消失,隔着屏幕看别人的伤痛,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感同身受并不容易。很多人会想着废除死刑,但只有受害者的家人才有说原谅与否的资格,旁人无权置喙。
死刑要成为极刑必须符合的一个前提,那就是“人类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死亡是人生中最恐怖的事件“,当所有人都这么想,死刑才会成为极刑。电影接近尾声,凶手不断激怒佑巳,想借他的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亡反而是他最好的解脱。
《预告犯》的奥田饱受欺凌,最后却为了朋友倾其所有;《22年后的自白》中,里香的未婚夫为了抓到凶手,放弃了原本的人生,我们很难评价他们的选择,但人有时候真的可以为了别人赴汤蹈火,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