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生活中的选择可能不涉生死,但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生活中的场景。小A同学初入职场,工作2年,收入与同学相比高出30%,但是工作升值加薪机会渺茫,所处行业是正在走下坡的制造业,这个时候她面对是否跳槽的选择。A,跳槽到互联网公司,但需要从头开始,收入面临损失,充满不确定性;B,不跳槽,在现有岗位努力工作,争取机会;C,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不管选择A还是B,都是一种主动行为,如果选择C很容易进入到一个纠结的怪圈,选C的朋友可能经常处于A和B的思考摇摆,但是没有具体行动,强烈不建议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至于选择A还是B,则需要看其具体所处环境,具体场景,具体分析。今天的分享来源于罗胖上周提到的三个主题:《概率权》、《过往不恋》、《第一性原理》。个人理解,讲的就是如何做选择。
一、概率权-从概率出发做选择
一个按钮,点击后有50%概率得到1亿或什么都没有,如果不去按这个按钮立刻得到100万,你会怎么选?利用概率做选择的步骤:先做选择的价值评估,这个按钮价值5千万;在价值基础上思考策略,但不设思维局限。方案一:以2000万的价格卖给愿意赌的人;方案二:100万卖了,但对方如果抽中了收益对半分;方案三:做成彩票。现实生活中的同类案例:当年扎克伯格刚刚创立facebook时,各种大公司要以上亿美金收购,都被扎克伯格拒绝了,他当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按钮,只是概率更加不确定,但是他相信facebook会超过1000亿市值,所以放弃10亿美金的收购从今天看就很容易理解,这也是硅谷精神的一部分,但是回到那一个当下,你会如何选择呢?通过概率选择可以区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穷人思维更偏向于直觉的,选择确定的或者完全盲目选择收益极大概率极小的赌博(买彩票)。富人思维更偏向于基于数据收集后的有概率的去“赌”,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投资核心是避险而不是冒险,想到了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开篇对于精英和普通人的定义,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与自己做一下对比: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任何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罗胖也提到了生存(家庭)环境对于个人成长作用极大。比如王思聪面对这个按钮的时候应该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按下去,因为100万对齐不构成诱惑。而且父母或亲戚会为其成长提供示范,培养其基于概率选择的价值观。
二、过往不恋-从经济学出发做选择
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引起轰动,也让更多普通人了解到人工智能选择模式:抛弃过去,立足当下,根据概率做最优选择。也就是所说的抛弃存量,拥抱增量。
经济学中的一个观点:沉默成本不是成本。这条经济学知识对我们的日常选择非常有帮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事沉默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举例:假设你已经花出去8美元买了电影票进场看电影,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8美元并没有把握。看了半个小时后,你发现忍受这部电影简直是一场灾难。这时候,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对此,很多人的决策是继续看下去,因为不然就对不起那8美元。这些人在"沉没成本情结"面前失去了理性。经济学告诉我们,在作是否继续看下去的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8美元,因为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收不回来。现在惟一有意义的考虑和选择,是如何度过后面的60分钟,是继续忍受这糟糕的电影呢,还是去做点别的有意思一些的事情。 同样,如果你刚花2000美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厂家却在第二个星期就宣布某种性能更好的笔记本只卖1000美元,并且宣布你可以用你的"旧"电脑外加400美元换一台新的笔记本。这时候无论你怎么愤怒,惟一理性的考虑,是那种更好的笔记本的额外性能是否值得你追加400美元。如果值,就买;如果不值,就不买。
与经济学中的沉默成本类似,我们来看看万维钢老师经常提到的科学思维,在《万万没想到》中,万维钢老师提到了科学思维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科学承认无知,实事求是,真正的科学理论既可以做到可解释,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但其不排斥被证伪。
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选择方案--37%法则选择法
日常做决策时,我们常常遇到这种场景,面对选择,选吧,又怕后面有更好的;不选吧,又怕错过手上这个。那么,该怎样做才能平衡“最佳”和“不后悔”呢?统计学中“37%法则”或许是解决之道,这是在找不到第一性原理中所说的本质/根本参照点的选择方法。
所谓“37%法则”,就是在决策前,先观察前37%种选项情况,但不做决定,只记住最好的那个,从第38%开始,只要感觉比前37%的好,就马上决定、选择。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女生想找男朋友,她计算了自己的时间,感觉还可以与100个男孩尝试关系,那么前面37个无论多优秀都不做选择,只做记录,选出这37人中最好的作为标杆,从38个开始,只要遇到比37人中标杆更好的,就直接选择。统计学告诉我们,这样这种选择方式可能让我们选到更满意的,而不会如同黑瞎子掰苞米,最终迫于无奈选一个。当然数字如果缩减到10人,则前面四个座位观察,后面发现好的直接做选择也是一个道理。
三、第一性原理-从本质出发做选择
我们都听过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其制造火箭和电动汽车的底层逻辑,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将问题本质/根本原则作为参照点,让子及从别人/竞争对手身上离开,比如电动汽车贵主要是电池贵,但是电池的组成部分都是些便宜的金属,所以随着写作的效率增加,电池的价格必然下降,那么做电动汽车,电动飞机都是有可能的。火箭成本将近6000万,而燃料成本只有20万,所以我如果发射了可以回收的火箭,那么我就可以将火箭发射的成本降到1%,那么,火箭就可以不需要国家来做了。这是罗胖口中的第一性原理,也是大多数人对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解。万维钢老师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从他的角度阐述了第一性原理可能未必靠谱。当代物理学家的所说的第一性原理,是我们没有做任何特别假设,所以我的结论肯定是对的。数学就是这样,几条公理推出各种定理,这个数学大厦是简历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处理复杂问题,如天气预测,需要考虑大气里的无数水分子,考虑阳光,洋流,森林,地址运动,太阳风暴等因素,因为太复杂,所以天气预报的预测没有第一性原理,除此之外,整个社会科学都是基于经验的总结,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模型和经验既然不是第一性原理出发,就有可能是错的,就有被改进的余地,将来就有可能被取代,而取代他们的,往往是更好的......模型和经验。但是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是有其价值的,他告诉我们不应该受到前人的束缚,应该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去寻求解决方案。
罗胖在节目中提到英国飞机座椅用骆驼粪便擦拭,因为英国空军在沙漠时,需要使用骆驼搬运座椅的缘故,但是后来不用骆驼托运,依然保留这个行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但是就这么保留着。工作中,发现身边的很多工作是这个样子,随着系统的使用,很多流程已经看起来变得冗余,但是当想要做优化时会遇到层层阻力,上级不希望优化,认为现有的流程设置肯定有其合理性,一旦改了可能出问题,影响自己的业绩。执行人员不想优化,寿险是不想重新学习新的知识,熟悉新的流程,同时有一种担心,担心效率提高了会承担更多工作,所以国企改革步履维艰,效率优化很难推行。
你的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这个公式很有意思,这个模式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连锁店模式,我开了一家店赚钱,我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店成功的原因,模仿这个店不断开店就好。而创业领域中也有这样的例子,google地图要做实时街景,没有简单的方法,就是开着一个带有摄像头的车全世界的街道上跑,当完成的时候,壁垒就已经建立起来了。雅昌印刷耗时4-5年扫描布达拉宫高清壁画,虽然耗时长,但是世界上再有机构想要使用布达拉宫笔画的时候就不会自己花几年时间录制,就会直接找雅昌谈合作,这就是先苦后甜,而且苦的部分没有那么高科技,只要傻傻的做就好了。
四、个人经历反思
还记得2016年下半年时,阅读了吴晓波老师的一些文章,感觉自己理解了地产投资,当时极度看好京津翼一体化,但北京的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就各种跟自己身边的所有朋友说北京的房子肯定增值,北京周边也一定增值。因为北京作为这个中国北方的各种中心,未来可能聚集1亿人口的城市群,但是虽然这么说,也感觉会涨,但是一直没出手,直到2017年各种限购政策的出台,房价的疯涨,已经到了根本买不起的地步。反思这次投资时机延误,关键是行动和认知没能同步,即使现在这样的政策管制,还是相信房价会有增值空间,所以在这次投资选择时自己选了那个效率最差的不作为。
五、学习思路分享
获取信息->查找或分析信息出处->用自己的语言整理阅读或思考心得->结合自己的经历加深印象->分享给他人翻转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