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话说。什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百仓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失落的孩子找到回家的方向。不是有这么一句说法吗?读书和旅行总有一在路上,既然不能远方,就选择近处的读书也好。
――题记
我希望遇见这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沏上一壶好茶,端坐阳台,捧一本旧书,就着这暖阳,尽情浪费一下午的时光。关于书的内容可以是心灵鸡汤,可以是文艺小清新,可以是叙述史实的……只要和文字有关,都好。因为我相信只要多看一点点,就可以爱这个世界温柔多一点点。
以前读书总喜欢读鸡汤软文,觉得这些文字让人心血澎湃,也总能在文字中得到一些宽慰尤其在自己失落的时候。后来慢慢放弃读这类文章,并非说文字不够好或者故事不够打动人。我觉得既然喜欢读书,就应该读广泛的书,而不是局限于某个风格。记得谁说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个世界你永远只能看到一部分”我觉得这句话更适用于读书。读广泛的书,更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
从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文章到如今在读的《边城》,《德米安,彷徨少年时》,总是有些地方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可是每个短篇或者长篇小说,他们都没有明确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全靠自己领悟。然而参照对象不同,所能领悟到的也不会一样。这就有了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读书就是发人深省,引人思考的呀。这么说,并非说鸡汤软文不能引人思考,只是它表现的太明显,偶尔换个口味也不是坏事。
读书还可以读史书哪怕是野史的那种也无所谓。读书本就是应该贯彻古今,响彻未来的。读好史书,更加有利于我们对每段小说所发生背景的解读。读一些史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转变,从而参照到自己的现实中,一个国家的成长也可以缩小为一个个人的成长,歌词里唱到“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而家的单位不就是个人吗?
除去长篇小说和史书,还有一些管理类的杂七杂八书也可以读。比如那些教你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书也可以读。读这类书,总觉得更有利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之外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好比前些日子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它形象的向我们阐述了各种心理疾病,读完此书,对于身边一些正常人的不正常行为也能够了解甚至带有同情。而这是我读书之前不曾有过的体会。
读书大抵是一种最廉价的投资方式,但却是最高的回馈之礼。毕竟,你所读之书都能慢慢显现出来,在你的生活中。不是都这么说嘛“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多年后,你一定喜欢这么热爱读书的你。
关于读死这件事。想说的其实很多。可是说到底,切莫只读一类书。广泛的读,读广泛的书。这样方不愧对你这颗热爱读书的心。
暖阳'h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