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对方身体,创造行为的一致性,引导对方思维。
知道么?身体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想、感知、态度等认知机制。现在可以试着微笑,你会不会感觉心情好起来了。你低垂着脑袋,做出无精打采状,是不是觉得自己好丧,心情也不美丽了。有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年轻人学老人一样蹒跚走路,他的思维都会开始变得迟钝。这就是身体对思维的威力。
为何身体对思维有这样的威力呢?这就涉及一个心理学概念叫“认知失调”,当人的思维和身体动作不一致时,他的内心就会痛苦。比如你嘴上在笑,但心里痛苦,这就是认知失调,这种失调让你觉得你言行不一致,是个“虚伪”的人。当这种失调产生时,人为了避免这种言行不一致的痛苦,他会在内心中给自己找理由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减少痛苦。比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就是如此,当受害人无法改变自己被侵害的现状时,他就会找到犯罪分子身上一些闪光点,说服自己帮助犯罪分子是因为他也是个好人,也很可怜。这样就能缓解自己认知失调带来的窘迫感。
接下来,我们看如何管理对方的身体,让身体引导他思维。
当你想说服对方时,需要想办法让你的目标对象做出一些认同的身体语言。比如,要让对方点头,你就可以先问一些答案肯定的问题,使得他频频点头,当他点了几次头之后,就会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回应你之后的要求。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效的说服法,叫做“得寸进尺法”。就是当你想要别人满足你的一个大要求时,可以先诱惑他答应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满足了你的小要求,他就没法拒绝你后面的那个大要求,因为这会让对方产生压力,为了避免这个压力,他会答应你的大要求。比如,你让同事用她的手机APP,帮你美化一张照片。这个忙很容易帮,她顺手就帮了,在她心理就形成了乐于帮助你的心态。过些时间,你要对方继续帮你的忙,用PS软件,帮你设计一张海报。这个忙有点大,挺费事的,可是不帮呢,她心里会有压力,所以她就会对自己说:好人做到底,帮人帮到西。于是,她就又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