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凯文·凯利在谷歌的一个小型聚会上问拉里·佩奇:干嘛要做免费网络搜索?
拉里·佩奇的回答让凯文·凯利一直难忘:“哦,我们其实在做人工智能。”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谷歌这家重新定义公司的公司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重新认识必将为人类带来巨变的“人工智能”。
在《必然》第二章——知化Cognifying——中,凯文·凯利首先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的神奇力量以及其潜藏的海量创业机会。
在他看来,真正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诞生在独立的超级电脑上。它会出现在网络这个超级组织中。
这也就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会局限于某一部超级电脑的孤岛中,去链接比特世界中的一切,是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因如此,廉价、强大的人工智能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而且是无处不在的,近乎无影无形。
凯文·凯利指出,在未来世界中,人工智能的威力与曾经的“铀元素”相当。
随后,凯文·凯利通过IBM超级电脑“沃森”提供认知服务和DeepMind教人工智能程序玩游戏的事例来说明,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更像亚马逊的网络服务,背后蕴藏着廉价、可靠、工业级的数字智能,然而却表现的无影无形。
这种新的实用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的基础设施。就像曾经电力所做的一样,人工智能会让没有生气的东西活跃起来,展现出神奇的力量。
对此,最形象生动的例子就是摄影术了。
曾经的摄影拍照器材都是大家伙,笨重且难用。后来呢?相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反应越来越快。
而如今,在铺天盖地的手机广告中,主打拍照的无一例外在强调:上千万像素、几点几的大光圈、极速对焦、光学防抖、惊艳双摄。。。手机在手,轻按快门,便是至美一拍。
为什么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传统相机的功能被智能化,摄影术被“知化”了。当今的手机照相机通过加入算法、计算以及智能成分淘汰了笨重的镜头。
类似这种知化的转变将会发生在更多的领域中。比如,知化的音乐、知化的营销、知化的房产、知化的护理、知化的建造、知化的玩具、知化的体育,只要脑洞足够大,这个名单也就会足够长。
接下来,凯文·凯利借助谷歌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事例提出,近期的三大突破将开启人们期待已久的人工智能时代,它们分别是:廉价的并行计算、大数据和更好的算法。
而后,凯文·凯利对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子的人工智能进行了详细阐述。
众所周知,在1997年那场著名的人机大战中,IBM的超级电脑“深蓝”战胜了当时具有统治地位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自那以后,但凡涉及人脑与电脑(或者说人工智能)孰优孰劣、一决雌雄的话题,这场对弈会被一再引用。当然,这个故事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阿尔法狗与人类棋手对弈的升级版本。
在棋类比赛中一再败北,是不是预示着人类将对这种比赛失去兴趣呢?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被打败后,卡斯帕罗夫很快意识到可以用电脑数据库加强人类大师的心智,并率先提出了“人加机器”的概念,从此,象棋选手和人工智能结队参赛,而这种比赛被称为自由式国际象棋比赛。
更出乎意料的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没有如人们预期一般削弱纯人类国际象棋选手的水平,也就是说,面对强大的人工智能,人类的国际象棋选手并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是知耻而后勇。
国际象棋的参赛人数、大赛数量及选手水平均创下了历史之最,而且,自深蓝打败卡斯帕罗夫以来,国际象棋大师人数至少翻了一番。
其实,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还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飞行员、医生、法官、教师。。。
但是,凯文·凯利强调,事实上,这并非真正的智能,至少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
我们想要的不是智能,而是人工智慧。不同于一般智能,人工智慧是专注的、专门的,能衡量的。它还能够用完全不同于人类的认知方式进行思考。
今天,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中不断涌现出来的人工智能,它们的思考方式就与人类不同。人工智能代表着新的智能种类和新的思维方式。
凯文·凯利指出,宇宙中潜在的心智种类数量庞大。随后,他一口气列举了26种新的心智,同时指出,这些心智中的任何一种成为现实,也将是在20年开外的未来了。
虽然现在很多问题的解决、科学的发现都需要人类的心智,但在将来,我们需要借助上百种新的心智去解决更加艰深复杂的难题。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让我们重新定义我们人类自身。
在将更多的人工智能带到这个世界上后,我们不得不扪心自问人类存在的意义,甚至会陷入自我身份认知危机中。
未来,是各种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定义人性,是它们在启示我们——我们究竟是谁?!
针对蕴含人工智能的各类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凯文·凯利直言,更张扬、更聪明的机器人必将出现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颠覆。
换句话说,机器人对人工的取代是必然发生的,这一切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对于已经自动化的行业和工作,机器人的现有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同时,它们的触角迟早会伸向白领的工作。现在,我们正处在意义非凡的转折点上。
凯文·凯利根据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把工作分为四大类,以便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机器人到底是怎样取代人类的。这四类工作分别是:
人类能从事但机器人表现更佳的工作。
人类不能从事但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
人类想要从事但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
(刚开始)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
凯文·凯利强调,这不是一场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竞赛,未来,人类和机器人必将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在未来,我们的同事将会是机器,我们的薪酬高低取决于能够和机器人默契合作。
我们必须要学会让机器人接手,让机器人代替我们从事现在各种各样的工作,或繁琐、或劳累、或单调,而我们呢,在机器人的帮助下解放出来,去构想创造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新工作。
这一切都是必然的。
津夜书目:
《必然》,[美]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ISBN978-7-121-27453-4
PS: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