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死了。或者说,终于,维特走向了死亡。按下扳机的那一刻,意味着他肉体的沉睡,也象征着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一次读《少年维特的烦恼》,大概是十几年前的中学时代,每次和爸爸去市里,一定会到新华书店逛上一圈。当时正值少年,看到这书名中的少年两字,便买下了它。那时,只看得到书中的爱情悲剧,只记得维特最后的死亡,其他的情节随着时间的消逝也一并被遗忘。
再次从书架上取出这本书,拂去书上的灰尘,翻开的那一刻,就已经知晓了维特的死亡。
在遇见绿蒂之前,当他听到舞伴的玩笑话“您可得当心,千万别迷上她啊!”、“她已经许了人”时,这个消息在维特听来是无所谓的。而当他上了台阶、跨进门去的当儿,他看到了见所未见的最动人的情景,“我的整个心灵都让她的形象、她的声音、她的举止给占据了。直到她跑进里屋去取手套和扇子,我才从惊喜中回过神儿来”。
从初次相见的寒暄,到共乘马车时的亲密交谈,再到聚会上的轻快而又飘飘欲仙的共舞,一天结束。自此,日月星辰尽可以安安静静地升起又落下,他却再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周围的整个世界全给抛到了脑后。
从令人不适的城市来到瓦尔海姆这个小村庄,维特是愉悦的,美妙的自然对他来说如同一个乐园,每一株树,每一排篱笆,都是繁花盛开;他只想变成一只金甲虫,到那馥郁的香海中去遨游一番,尽情地吸露吮蜜,奇妙的欢愉充溢着他的整个灵魂。
与绿蒂相见之后,这种单纯的快乐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整个内心被幸福填满,他从未想到自己离天堂的距离如此之近,在这儿他才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以及作为一个人所能享有的全部幸福!
我真快活哟,我的心竟还能感受到一个人将自己种的蔬菜端上饭桌来时那种纯真的欢乐;此刻摆在你面前的,可不仅仅是这么颗卷心菜啊,那栽插秧苗的美丽清晨,那洒水浇灌的可爱黄昏,所有那些为它的不断生长而满怀欣喜的好时光,统统都在一瞬间让你再次享受到了。
每一个夜晚,他都怀着将要与绿蒂相见的希望而安睡;每一个清晨,他都满怀幸福地去实践这希冀。绿蒂的纯真、善良以及两人的心灵相通,都使得维特对她的感情与日俱增。
可绿蒂又是那么天真无邪、心怀坦荡,一切欲念在她面前都会沉默无言。当她温柔而又亲切地谈起自己的未婚夫阿尔伯特时,维特心中的幸福被担忧所取代,他颓唐得如一个丧失了所有荣誉与尊严的人,连手中自卫的宝剑也被夺去。
直至阿尔伯特回到瓦尔海姆,维特目睹二人的亲密无间与坦诚相待,面对正派的阿尔伯特,维特无法继续留在绿蒂身边。爱上绿蒂之前,维特便已经知晓阿尔伯特的存在,便早已预料到如今这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我知道,我没权要求绿蒂什么,也不曾要求什么。这就是说,尽管她那么迷人,我也竭力使自己不产生欲望。而如今另一个人真的到来,夺走了姑娘,我却傻了眼”。
一切从开始便已经注定,维特惊异地发现,自己竟是这样睁着眼睛一步一步陷进了眼前的尴尬境地,“我对自己的处境一直看得清清楚楚,可行动却像个小孩子似的;现在也仍然看得十分清楚,但就是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正如当时对绿蒂的爱与日俱增一样,如今,曾经带给他幸福的爱情却也让他痛苦。他竭力控制的欲望占据着他的心,维特多么希望,自己是绿蒂的丈夫该多好!在梦里,他无数次梦见和绿蒂肩靠肩坐在草地上,他千百次亲吻着绿蒂的手;清晨,从梦中醒来,他伸手去抱她,却是一场空!泪水从他紧迫的心中迸出,面对这黑暗的现实,维特绝望地痛哭。
目睹维特的痴狂与痛苦,绿蒂又能做些什么呢?可她的温柔更让维特抓狂,“她看不出,她感觉不到,她正在酿造一种将把我和她自己都毁掉的毒酒;而我呢,也满怀欣喜地接过她递过来置我于死地的酒杯,一饮而尽”。
愤懑与忧郁在维特心中越来越深地扎下了根,两者紧紧缠绕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控制了他的整个存在。他精神的和谐完全被摧毁了,内心烦躁得如烈火焚烧,把他各种天赋的力量统统搅乱,最后落得个心力交瘁。
辞世的决心在维特的脑子里越来越坚定。一个冷酷的事实摆在维特的面前:生活在绿蒂身边是既无希望,也无欢乐。维特的脑海中翻腾着千百种计划,千百种前景,但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念头,一个十分坚决、十分肯定的念头,这就是:我要去死!
他一直把这看作是最后的出路和希望;不过他对自己讲,不应操之过急,不应草率行事,必须怀着美好的信念,怀着尽可能宁静的决心,去走这一步。
对死亡,怀着美好的信念!
维特的确多愁善感,可别告诉我,他的死亡是一种懦弱!有多少人,在绝望中自尽,在自尽中逃离。可对维特来说,死亡并非绝望,而是信念,三人中的确有一个必须离开,而维特,甘愿做这一个人!他甘愿为了绿蒂去死!
死亡的前夜,周围万籁无声,维特的心里也同样宁静,他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赐给他最后的时刻以如此多的温暖和力量。
“子弹已经装好……钟正敲十二点!就这样吧!……绿蒂,绿蒂!别了啊,别了!”
《维特》初版于一七七四年。与歌德的所有重要作品一样,它也是诗人自身的生活和思想的写照。具体讲,是一七七二年年轻的歌德在威茨拉尔的帝国高等法院实习时的亲身经历,是他与天真美丽的少女夏绿蒂·布甫的不幸爱情,为小说提供了主要的素材和人物原型。而一位替贵族当秘书、遭遇与维特相似的朋友之死,则最终促使歌德提起了笔。关于《维特》的成书经过,歌德在晚年完成的自传《诗与真》第十三卷作了如下回忆:“因苦恋朋友的妻子而自杀的耶路撒冷之死,从梦中撼醒了我。我不仅对他和我过去的遭遇进行思索,也分析眼下刚碰到的使我激动不安的类似事件,这一来,我正在写的作品便饱含着火热的情感,以致无从分辨艺术的虚构与生活的真实。我把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离起来,杜门谢客,集中心思,排除一切与此无关的杂念……我奋笔疾,四个礼拜便完成了《维特》,面且事先并不曾写下全书的提纲或者内容的一部分……我像个梦游者似的,一在差不多是不自觉的情况下写成了这本小册子……”
歌德还在晚年对他的秘书爱克曼讲,《维特》乃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出自我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谈了歌德上边的自述,我们就不难明白他这部小说怎么能写得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它的主人公为什么一个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它为什么篇幅如此短小,内涵却异常丰富,异常耐人寻味,发人思索。
当然,并不能因此认为,《维特》只是忠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情,只是一部个人的恋爱悲剧。它孕育在市民之子青年歌德的头脑里,诞生在德国狂飚突进运动的高潮中,因此很清晰地打上了阶级和时代的印记。十九世纪的丹麦大批评家勃兰兑斯正确地指出,它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这个时代,在欧洲正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而身处腐朽落后的德国却又软弱无力的市民青年,经受的烦恼和痛苦尤为深重和难以消除排解。所以在维特的多愁善感、愤世嫉俗、悲伤哭泣以至于 愤而自杀的后边,实际上可以看到对于“感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渴求,可以听见反抗封建压迫的呼唤和呐喊。
谈及《维特》的思想内涵,历来中外学者都特别强调它反封建的时代精神,这无疑是对的。不过,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便留下了不足和遗憾。因为,书中的主人显然还是一位敏锐而深刻的思想者。他对于自然、人生以及死亡的种种思考,他之以“自然”为检验一切的准绳,他视自杀为回归“自然”父亲的怀抱,都赋于了小说以丰富的哲学意义。这一点,既反映青年歌德所受斯宾诺莎自然哲学的影响,也与德国狂帆突进运动承袭卢梭“反归自然”学说并予以发扬实践紧密关联。 ——杨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