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第一次参加线下团体体验课,主持人李松蔚老师和丽珠老师。主题是找到阻止你“改变”的真相。
原以为这次活动会向40年来上过的所有课程一样,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谁知课程完全颠覆了我对学习和改变的认识。以至于如果我不再复盘一下,就觉得这节课好像没有上完。
1.活动介绍
首先由李松蔚老师介绍活动规则。
接着是团队体验,分为上下两场。每场分为两组,十个人组成参与组,坐在内圈,其余人为观察组坐在外圈。内圈由丽珠老师引导,她要求每位参与者介绍进入内圈的目的,然后相互展开讨论,时长大约1小时。开始话题比较散,后来上午场慢慢集中在“焦虑”和“拖延”两个关键词上;下午场集中在“漂”和“表达”上。外圈由李松蔚老师引导,内圈交流结束后,他组织外圈同学对内圈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三项是螺旋式围坐的头脑风暴。大家自由发言,李松蔚老师和丽珠老师适时发表“关键词”或短句。这一场碰撞交流坦诚而激烈,会有互相打断或对“怼”。而后,两位老师径自离场15分钟,大家爆发自由交流。
第四项李老师总结。提出三个思考问题:1)我今天表现怎么样?有没有哪些遗憾的地方?2)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我在哪些方面会选择改变?3)下一周,你打算作一个之前不曾做过的什么样的改变?接下来,用绘画表现今天的所思所感。然后李松蔚老师引导大家用两个词、一句话、一个行动进行了三轮交流。
第五项活动结束,合影留念,领取纪念品。
2.回答三个问题
1)我今天表现怎么样?有没有哪些遗憾的地方?
我参加了两轮内圈活动。由于是抢座位,第一次我行动稍稍快人一步;第二次,曾经犹豫是不是把内圈座位让给其他参与者体验,但急于改变的心态使我又坐了进去。当时可能还有一些同学没按约定时间进场,所以没有面对竞争。(非常有趣的是,约定的上课时间到了,但李老师坐在场内并没有招呼大家进场,而是选择静待。当被问及时,他的答案是活动已经开始。)
活动中,我述说了我的苦恼,表达了求助的愿望,也和其他同学讨论了他们的处境和心态,表达了对同学的支持。整个活动中,我少见的参与度比较高,对于产生了观点或看法的问题,能够积极表达,即使被“呛”到,或者制止,心态也还算平和,未影响我下次发言的心情。
基本上来说,我对这次活动的表现比较满意,也很惊讶,一向内向的我竟然会这么主动的展现自己,表达观点,甚至遭受质疑也未退缩。也许因为我觉得参加这次活动就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不完美,发现问题,所以想说的话就都说了,没有留什么遗憾。后来想想,如果不说出自己的观点,可能就不会面对质疑甚至反感,但不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还是会后悔的。
如果说有些遗憾的话,是在活动开始前,我没有最后落实活动具体安排,而是一直等待着短信通知。其实,这两天我一直惦记着这事儿,但就是想着会收到短信通知,没有将落实付诸行动。这反映了我一贯的处事风格——依赖性。依赖资源、依赖导师、依赖强势的人。深层次或许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吧,总希望被肯定,被认可,被安排。
2)如果让我重新来过,我在哪些方面会选择改变?
主动,主动,主动!主动去翻一翻之前收藏的活动主题或主动联系活动组织方,全力以赴的去做好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游离在若干事情之间。
倾听,倾听,倾听!再安静一点,听到语言背后的关系层面的表达,字词后面的意义隐喻。
观察,观察,观察!肢体语言往往更多反映真实的想法。活动中,我往往一边听别人发言,一边思考自己的事情,结果自己的事情也没想清楚,他人的观点也未能准确的get 到,对我后来和他人的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3)下一周,你打算作一个之前不曾做过的什么样的改变?
在亲密关系中,分清课题,搞清楚这是“谁”的事情。给陪伴或倾听加个时间限度,避免成为他人情绪的垃圾桶;把持好做事的边界,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避免自恋地成为万能xx;不随意给任何人支招,除非他她有明确的邀请。
3.谈谈感受和领悟
1)丢弃上帝视角。
当我们在倾诉自己的烦恼或痛苦的时候,会有同学很快地支招,他们都是善意的,积极的想帮我们走出困境。但如果其建议不被接纳或做不好,他们就会烦躁,觉得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你为什么做不到呢?这实际上也是我过去经常做的事情。尤其在和女儿的相处中,当她向我倾诉的时候,我会很快根据印象和头脑中的固有模式,提供建议或商定要求,并且希望她马上就按我的建议、要求去做,并立即改善现状。如果做不到,就会着急,并且和她产生冲突。在这次活动中,我体验到了不被理解、表达不清、不能立即(按大家要求)转变(焦虑)的痛苦。在最后环节,一位同学走过来,表达了理解,给出了我心底隐含的答案。顿时我的胸口好像被内在的一股热流冲击到,凝聚在那里,眼泪竟然夺眶而出,和那位同学紧紧拥抱。
被理解是幸福的,而被随意评论是多么让人愤怒和无助!我们之所以时常打开上帝视角,或许只是因为没有身处其间。某个问题在某个时间段对他人可能根本不是问题,但对身处期间的人确实是道实实在在的坎。每个人至少在某个时间段值得被温柔以待,给你最亲密的人时间和陪伴,是有价值的。(当然,陪伴的尺度参照前述“下周改变”的想法。)
2)改变绝不是快乐的事情
整个活动从始至终,都在压抑、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中渡过。开始,大家还抱怨这次活动安排为什么这么凌乱,后来李松蔚老师的一句话点题,我们就是这样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导师会准确地告诉我们,我们该做什么?就像活动中所遇到的状况。大家开始还在焦虑中急切探索改变地途径(上午场),后来大家熟悉起来后一些人慢慢适应、喜欢上了这样放松的状态。“这样反正也不会死”,一部分人渐渐认同了这个观点。当一位大哥重提活动目的,请求建立秩序和提高效率时,遭到了这部分人的激烈反应。或许日常的工作压力已经非常大,倾诉也是迫切的需求。他们认为“尬聊”也是一种探索改变之道的方式,毕竟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正确的改变的途径,发散式地体验尝试,也许会帮助找到创新之路。
但我作死地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改变或者思考改变是非常个体的事情。改变的方法或许在意识、潜意识中我们或多或少地知道,但改变的动力却不同。有的人可以拖延一两个月,有的人可以拖延几年。是不是因为不改变也有不改变的好处?如果真的改变,我们可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面对更多的痛苦。(当我给女儿讲明情况、提出要求的时候,她第一句话是我做不到,第二句竟然是我不想长大!!!)
“改变”是我们自己想要的,还是外在评价给予我们的?答案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拖延或许表明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件事值不值得我放弃安逸,放弃轻松,放弃……!只有真得放不下的事情才会促成改变。换句话说,只有真爱才会促成改变。
3)寻求支持和避免刻意寻求理解
系统关系中达到平衡态最好,即每个成员都对团队做出贡献。一个人发现不了、也解决不了一个系统的问题。一味守着自己的角度,就会陷入“应该”而不得的困惑和焦虑。当我们发现自己做了很多,也很对啊,可系统还是没有改善,或许就要退后一步,耐心静心地倾听观察是什么阻止了系统中的其他人行动,是不是我们的自恋影响了他人的主动性发挥。
此刻我甚至想到了一个更大胆地想法。在最后头脑风暴中,当我和另一位同学感到混乱时,我们只是在表达情绪,并试图回应说服他人的不理解,把大家聚焦到一个主题下,但这反而遭致了更多人的反感和不理解。此时,我是不是可以放弃聚焦大家、寻求理解的想法,而直接走过去请求潜在的权威——李松蔚老师或丽珠老师,对我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或帮助(毕竟我参加活动的目的是解决自身的问题),或者请求权威按兴趣进行小组划分。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这是我们在系统中开展活动必须首要考虑的基础性问题。寻求支持,就是要寻求我们在哪一点需求一致;避免讨好,就是要明确只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改变,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找到真正的朋友和支持者。
4)什么才是有效的认知过程
传统思维中,总认为好的老师要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针对问题给予指导,这样学生才会更快掌握方法,更快应用实践。但更快的方法就是更有效的方法么?发现孩子走了弯路,就要手拉手把他拉回大家都走的康庄大道么?在知识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在认知动力充沛的情况下或许这是一个好办法。但在知识资源过剩的情况下,孩子往往质疑地不是怎么学,而是我为什么要学?
我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培训,不乏老师讲得很生动,上课听得很过瘾,笔记记得很详细,回去却一动不动的情况。除了为了完成考试,我很少课后会主动复习课堂笔记,更不要说回顾思考课堂内容了。但这次体验课却完全不同。一堂貌似混乱的课,我回来却久久放不下。太难受了,拧巴的事情太多,不重新梳理一遍,头脑中的风暴就停不下来,而且感觉越写感悟越多,去进一步尝试地动力越强。
或许这也和所交的费用有关,毕竟价格不菲,在报名前就非常谨慎地思考了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但课后却收获了一堆困惑🤣。
好的教育或许不是把方法直接告诉他,并监督他执行;而是拨弄他的心神,让他产生困惑或者好奇或者痛苦,鼓动他自己去探寻答案。
李松蔚老师,我这是班门弄斧作死的节奏啊,快来追杀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