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周二)日间骤雨如注
本周新阳光心理研修课内容是心理诊断与心理咨询技术。
回想起去年疫情期间处理的一起高考体检投诉事件,原来我不经意间应用了心理咨询技术?
那天一早,接一高考生家长的投诉电话,指控高考体检医生无医德,当众威胁孩子,并暴露孩子是“色盲”的隐私。
家长气愤地说——
“我们家孩子查色觉时,因为确实色弱,加上体检本来就紧张,就问医生说可不可以拿起色觉本子来仔细看看。医生说不行,态度很不好。我女儿说他无医德,他当着那么多学生威胁我女儿:你再说一遍试试?你就是色盲!”
“他不但威胁我女儿还泄露她隐私,直接影响了我女儿情绪。女儿回来跟我说起,我一晚上都没睡着。我还得安慰女儿别往心里去,反正想考的专业不受此限制。”
“现在面临高考紧张时刻,我和她爸在家都小心翼翼呵护。没见全社会都给高考生开绿灯?我们孩子却在庸医那儿受委屈。影响了情绪就会影响分数。一分之差都上不了好学校。”
“再说我女儿就是色弱,他凭什么不让我女儿仔细看就判定色盲?我要告他庸医!我要告他无医德!”
她火气很大,语气很急促,说话像机关枪。
我静静听着,只偶尔轻声提醒一句:别着急,慢慢说,我在听。
或轻声问一句:这儿我没听明白,你能不能慢点再说一遍?
因为我知道,对于气头上的人,最好能引导她把想说的话都吐露出来。我还要让她明白我听懂了,也理解她此刻的心情。
等她自己反复整理思绪,完全讲清楚她所了解的事情的经过,我听得出,她的火气在渐消。
我任由她翻过去覆过去地反复诉说,发泄着怒气。直到在我的问答间,引导她完整地讲明白整个过程,我才慢声细语地问:你方便告诉我孩子的名字与就读学校吗?我马上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
她马上说不想让我们打扰她女儿。我说那好吧,我先问问体检医院到底怎么回事儿好吗?
我记下了她电话号码,告诉她把情况了解清楚再向她反馈。
体检医院不一会就反馈回了解到的信息。
原来,体检医院聘请的这位色觉主检医生是市权威专家,很正气,但很有个性。医院说他每年参加体检。为了杜绝各方说情,影响体检公正,工作期间他连手机都自觉关闭。
从坚持原则方面来看,这是位好医生。只不过对学生过于威严。这个女孩体检时提出额外要求,他没答应。女孩最后的判定结果是色盲。
医生告知结果并记录上传。女孩显然不服,走到门口扭头大声对医生说:我明明是色弱你非说我色盲,你没有医德!医生一听很生气,就对她说:你再说句试试?你明明就是色盲!
我又让学校侧面了解了一下情况,的确如医院方所述。双方当时都很不冷静,但没闹起来。
我提议让班主任悄悄探察一下女孩情绪,学校反馈没见异样。看来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天,女孩专业又不受限,没怎么往心里去。
大约半小时后,我才给家长回电话。我说医生都在体检,不便打扰。怕她等急了,特意告诉她一声,让她别一味地等,该吃饭睡觉别耽误。可能要等到中午才能给她明确回复。我还告诉她,孩子班主任悄悄看了看,孩子情绪未受影响。
听她明显气消了,我说中午不会太早打扰,等她补一觉我再回话。她说不急不急,我感觉此刻,她心情已经好多了。她一再嘱咐别打扰孩子,我承诺不会的。
下午三点左右,我才给她回电话。
我先是笑着问她午休了没有?我怕打扰她午休,现在才给她电话,问她有没有着急?
我说我儿子也经历过高考,所以能理解她的担心。有时就是因为过于担心,所以小事也会越想越严重。但我们真的应当相信我们孩子的抗挫能力,他们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都是“玻璃心”。
在心平气和的交流中,我告诉她,这事很明显医生态度也有问题,我们已让医院提醒他注意对孩子们的态度。您看这事咱们是追究到底还是就这样让它过去?
如果追究到底,势必要找孩子再了解情况。我说我担心孩子反而会受影响。至于孩子的体检结果,如果觉得有必要,后面还有复检和终检,可以提交申请,我们来安排。不过每次往返可能都需要大半天。孩子分秒必争的时候,她专业又不受限,你看如何是好?
尽管是电话,我尽可能如朋友谈心般,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摆在那儿,让她自己拿主意。
同时,我也唠嗑儿般,了解她女儿想报考的专业和学业规划。委婉劝她放松心情。否则,内心的焦虑尽管竭力克制,也会无形中传导给女儿,反而会影响孩子。
我劝她别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想方设法让自己轻松愉快,这样能正面带动孩子的迎考情绪。
我还像朋友般嘱咐她,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给我打电话。我把手机号码告诉了她。家有高考生嘛,能理解,我愿意力所能及予以帮助。
最终,我听得出她语气里有了笑意。
她说,这事就这么过去吧,别再追究了。说自己也消气了。我打趣她说,既然消了气,今晚就好吃好喝早点睡,把昨天的觉补回来。最后我由衷祝福她女儿高考能如所愿。
其实,家有高考生,家长多焦虑。也正因为焦虑,本来不大的事往往会被无限放大,越思忖越大,有时甚至会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