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海贤博士在《爱,需要学习》中说:在她的的故乡,女孩出嫁有一个习俗,就是女儿和妈妈互相抱头痛哭。
看到这里的时候,让我瞬间把记忆拉到了我出嫁的那天。因为我的家乡也有这个习俗,只记得当时妈妈哭的特别厉害,我也泣不成声,妆都花了。不理解这个习俗的人会认为大喜的日子,哭这么悲伤干什么呢。
其实哭不只意味着女儿与妈妈告别的不舍,也意味着女儿与旧身份的告别。从此以后,女儿就不单纯是妈妈的女儿了,更是丈夫的妻子。对丈夫来说,成家也就意味着从原来的家庭里独立出来。成为夫妻,就意味着必须把对原生家庭的忠诚转移到伴侣和小家庭上来。原生家庭是曾经的家,和伴侣、孩子的家才是现在要努力经营的家。
但是忠诚的转移并不容易,因为对原生家庭的忠诚早已融进我们的血脉。
就像书中的案例,两个快要结婚的年轻人,女方家根据当地的习俗,向男方要20万彩礼,男方觉得太多了,就让儿子跟女朋友商量能不能减少点。但是这个女儿非常孝顺,一直在为自己的家庭据理力争。
这时两个人就不再是一对恋人,而变成各自原生家庭的代表。他们都在指责对方没有为自己的家庭着想,都在拼命维护自己家庭的利益,最后彩礼没谈成,两个人也不欢而散。
也常有婚后的夫妻因为闹矛盾,妻子跑回娘家,开明的娘家人会让女儿回去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有娘家人因为心疼女儿而指责女婿的,到最后本是两口之间的小问题变成两家人之间的大矛盾。
也常看到开明的婆婆劝儿子好好对待自己的媳妇。
但也常看到一些和原生家庭分不开“妈宝男”,事事听从妈妈,和妈妈站在一起,把妻子当外人而导致夫妻矛盾。
人们常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两家人的事。原生家庭并不是妨碍我们建立新家庭的敌人,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原生家庭。但是要想让新家庭建立起来,我们就要学会做一个“叛徒”,忠诚的转移是必须的。
这种“背叛”并不是让我们和原生家庭断绝关系,而是在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小家庭和与伴侣的感情放在第一位。
对父母而言,也需要理解,子女的这种“背叛”是长大的必然。父母要学会接受这种“背叛”。成年子女离开家,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这不是问题;子女对父母过于忠诚,这才是问题。父母要把自己的担心收起来,让子女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同时恭喜他们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