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清玄出身贫寒,17岁时就离开家乡外出谋生。
为了生存,他在餐厅做服务员,在码头当搬运工,在洗衣店干杂役。
即便如此辛苦,依然只有微薄的薪水,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摆脱困境,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坚持写作,即使外出打工也从未间断。
最开始,他规定自己每天写500字。
中学以后,每天写1000字;大学时,每天写2000字;工作后,每天写3000字。
他经常在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屋,然后提起笔,完成一天的写作任务。
后来,他获得了去报社上班的机会,写作更加卖力了。
最忙碌的时候,同时要写18个专栏。
但他从不叫苦,而他吃过的苦,都变成一本本著作,被大众所认可。
当时,台湾有本杂志评选“40岁以下的成功人士”,林清玄排行第一。
曾国藩说:
“吃得天下第一等苦,方能做天下第一等人。”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你无法想象的艰辛。
或许是身体上的苦,或许是精神上的苦,但大多数兼而有之。
一个不愿吃苦的人,往往会有吃不完的苦。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吃苦在前,享福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