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题目有些阵子了,又总是隐隐有些抗拒,觉得间架结构都拿不定主意,其实自己也知道还是在悄悄地逃避。索性就干脆推着自己写出来,总比空无一物好些。 而且最近身边有类似于朋友的朋友确诊抑郁的情况,我还是想尽可能帮助一些人。这一篇我会写得直白浅近一些,原理是共同的,所以哪怕只是最近有一些抑郁情绪的朋友也可以康康。
在当今的网络上聊抑郁也挺卷的,之前犹豫不肯写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想着是不是去找医生开个“痊愈证明”,免得被人说是误人子弟。最后还是作罢了,毕竟医学诊断的说明力也它的有局限,对我个人而言操作起来也非常麻烦[1]。熟悉的朋友也不需要我这多此一举的刻奇行为,我也就不给自己找不自在了。这两年其实时不时地就会思考这个问题,问自己确实好了没有?也在微博上有过分享。而从实际的生活体验来看,除了偶尔的情绪冷感和心理上轻微的焦躁,emo的情况已经几乎没有发生过了。睡眠困难这个顽固的遗产也在随着我生活习惯的转变和辅助方法的使用而好转,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确认:是的,我已经走出抑郁了。
什么是抑郁——我对Emo的使用体验
如何走出抑郁,当然得先了解什么是抑郁啦。我这里聊的当然不是医学的诊断或者心理学的各种治疗措施之类高大上的东西,而是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经验总结,如果是处在观望和治疗中的朋友,记得不要与专业诊断和技术支持相混淆。这一方面一定要充分地信任专业人士才行。
照例还是说说我的情况好了。2016年秋天的时候,确诊了重度的抑郁和焦虑症,开始药物治疗,后期有过两周的入院治疗,之后继续服药。2019年底情况大为好转,经过审慎思考决定自行断药。这个行为其实非常危险,我是基于自己的各种情况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评估之后才敢这么做的,好孩子不要学。具体来说就是当时继续服药已经没有明显的积极效果,有时药物的副作用反而更为明显,对我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负担。期间2017年我在武汉财大复习考研的时候写过一篇壁虎回答,是关于服药体验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2]。
再来我们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吧。具体病因太自由心证了,我就一带而过吧,大抵是刚毕业的巨大经济压力、长期压抑苦闷的情绪和事业不顺的茫然等因素综合作用在了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身上。所幸这个愣头青虽然算不上一个标准好学生,还是在本科期间听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知道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而我傻人有傻福地遇到了一些可靠的有经验的网友,给了我许多指导和鼓励。这一点确实比较看运气,我看过的一个医生就说,很多人会在所谓“病友”的刺激下病情更加沉重,我的经验是确实会而且有更大概率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话还是先做到“可以对他人的负面情绪脱敏”再去交朋友吧。
什么是抑郁?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大,如果是今天的我来下一个论断,我觉得有点像贺拉斯对悲剧的定义一样:用错误的方式去追求正确的东西。说南辕北辙有些过分,具体来看应该是“在企图实现高价值的同时否定自己的意义”。
接下来我作详细的解释。而这里我之所以用“高价值”,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些是因为亲密关系,对有些人而言则是自我效能感、生活的方向、经济稳定和更好的收入等等,至于“否定自己的意义”就很好理解了,抑郁状态之所以总是使人失能,就是自我价值感的低下导致动力低下、进而对外界的刺激失去反馈的兴趣和能力。
所以有人说,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抑郁呢?是那些敏感又惯于照顾他人情绪的人。这样的人通常是讨好型的社会人格,同时也就说明ta内心其实很骄傲,多半追求完美。因为ta认为自己有能力又有义务去让别人(所有人)开心和喜欢自己。于是ta也很容易患上拖延症,因为ta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倒真不是巴纳姆效应,就我的观察而言,许多抑郁病友的聊天就像“与空气对峙”的试探,所以往往会停留在“Hug you and bless you”的最大公约数上。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上对抑郁的讨论和安慰往往是一种别扭的群体性刻奇,多少有一点对身处其中的人的一种盲目模仿;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强了寻求专业帮助的必要:如何戳破这层自我防御的保护壳又不至于造成更大的伤害,想仅仅依靠自己可爱的小脑瓜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说完作为“过来人”的部分,我想作一些更下沉的分享。作为病人来说,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抑郁有点像“毒液”,对,就是漫威的那个毒液。早几年不知道毒液的时候还打不了这个浅显易懂的比方哈哈哈。甚至病情最重的那段时间,我会给抑郁非常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抑郁才是人的正常状态,大家人人有病,只是很多人没有病到位。嘛,从今观之,倒有点歪打正着的意思。
抑郁发作的时候像深色的海浪,在你一个人的时候从背后深深地拥抱你,有时候甚至让你窒息,但有时候又像一种陪伴。其实我最后发现陪伴我的不是某种实体化的病症,而是被我一直以来忽视或者否认的自己,是我一直没有学会悦纳和陪伴的那个人。
那时候我还觉得抑郁可能确实如同有人所说,一辈子都不会彻底好。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如影随形。现在想想确实如此,你怎么可能和自己彻底分裂然后告别呢?抑郁不过是你自身非常特别的一部分,你不需要告别它,你需要的是学会和各种不同的自我相处。进而学会如何“使用自己”去面对这个复杂而真实的世界。
如何走出抑郁——大差不差的方法论
知道了原理,再说起我的方法论也似乎更有可信度了呢!毕竟比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总是能让人更有动力去实践。而为什么叫它“大差不差”呢?因为除了原理是一样的,具体的办法还是因人而异,需要因地制宜。
首先是悦纳自己的部分,当然不可能那么简单。因为听了谁的分析和建议突然转变自己的性格和惯性,包容自己的一切比如原生家庭和情感扭曲,那就是玄幻故事了。意识到这一点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步,怎么做却要从最细微的地方开始,不妨仍然把抑郁当做一个有生命的对象(实体化的他者),学会去顺着ta、宠着ta、哄着ta,慢慢地和ta相处。记住,你是在顺从自己,这没什么丢人的,不用管别人怎么看。
想睡懒觉就睡,没力气工作就不工作,到饭点却没胃口就先不吃,抑郁发作了就先等它过去甚至陪它闹,你甚至可以学着去享受它。消极和负面的控制也是控制,对于建立自我控制力也是有用的。我当时会自己去找每天一些必做的routine,听起来很难是吧?但如果是你自己喜欢的或者偏执的、在他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呢?比如睡醒必须发呆半小时以上,比如每天必须喝一杯咖啡,比如每天必须绕路经过一片花坛,比如等红绿灯的时候一定要抬头看,比如每天都要上网看猫猫,每天都要读一首喜欢的诗、打游戏到大脑放空、每天都要深夜高强度输出废话文学。。。
想做就去做,累了就歇着,慢慢地增加这个list,慢慢地试着去掉那些会让自己不舒服的选项,比如你其实也觉得每天喝一点小酒不那么健康,就像学骑自行车的孩子,慢慢尝试扔掉那些辅助轮。
然后是注重对自己的信诺。这和上面的是一脉相承的,你决定了自己的routine就不要轻易违反,或者临时起意的时候不要习惯性地去逃避它。这两者有时候会冲突,比如你已经习惯了每天早起喝一杯咖啡,但今天突然就是想去喝豆浆了。那就去吧,因为你心里其实是这么想的,自己对自己也要民主。重要的是,你在学习和自己相处,学习重视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实现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的时候,你也就掌握了为自己赋能的力量。你会发现我可以做到,不仅是做到这些细碎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幸福,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按照我自己的节奏和道理,我自己也能做到想做的事情。
就比方说我吧,我没有勤勤恳恳、早睡早起,按照我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步调还是考上了研究生[3]。我没有按部就班、畏首畏尾,自己去学了Python,虽然我知道可能它对我来说根本派不上任何经济性的用处。我没有放肆沉沦也没有瞻前顾后,因为想戒烟就这么不抽了。我没有听信自己的抗拒和懒惰,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快乐的瘦子。我没有执着于我不能改变的遗传性状,于是变成了一个比较自信的秃子。于是,我变得看起来和常人无异,虽然这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抑郁都找到了快乐的方法。
当然,你也会直面自己的有限。你会发现那么多的东西你确实无能为力,直面这一点需要很多的准备。你要学会坦率地承认,有些东西我确实不行、有些风险永远存在、有些事情我可能永远改变不了。比如最简单的,你可能一辈子都挣不了多少钱,你不能光宗耀祖,也不能衣锦还乡,你就是一个稍微有点聪明的普通人,你不能什么都要。但幸运的是,你也不需要为这些事情烦恼,我的一大准则就是,“我改变不了事情不值得我为之烦心。”而这一准则之所以能安慰到我,就是因为我在上述方法论的基础上已经做到了“尽吾志”,孟子曰:“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此时,这就已经不是“非我也,天也”的犬儒,而仅仅是一个普通陈述句了。
按理来说——这里应该有个收尾
很可惜,没有。因为想说的就这些啦。之所以选在今天和这个时间段发出也纯粹是巧合,当然也可能是我潜意识的安排,毕竟我还是不想让那么多的人看见。不过也有点杞人忧天,毕竟众所周知,我的这个号一共才那么点人。除此之外再免费附送一些即使在抑郁中也能感受到小确幸的list,比如打折的麦当当开封菜、喜欢的小动物、深夜的小吃,有爱情当然更好,没有的话试试酒精和诗歌,但这两者都不能过量。据小道消息,规律的性生活非常好使,毕竟再麻木迟钝的神经,面对超剂量的多巴胺也还是会露出笑容的。做多巴胺的朋友,做力比多的朋友,也做死欲的朋友和迷失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做自己的朋友吧,朋友。
References
[1] 因为当初就诊是在帝都,现居的城市没有治疗过我的医生,要开证明就相当于要重新走一遍确诊流程。此外基于我的调查,这个“证明”的存在其实比较灰色,认可程度和医生开具证明的意愿会出现随机坍缩的状况。
[2] 服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是什么体验?- PL1905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016462/answer/148866841
[3] https://weibo.com/2836752107/KwwrkszeR
[4] 部分配图来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