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壮的信》——我一见你就笑

苗炜《给大壮的信》

苗炜是三联周刊前副主编,前年看过他的《寡人有疾》,怪诞、有趣,富想象力,挺合我口味的,因此喜欢了这个作家。这本书很薄,看书慢的我也只用了两天的空闲时间看完了。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教育孩子的书来看,也可以当成一本了解苗炜的书来看。

儿子大壮出世后,苗炜陆陆续续写了三十八封信,有长,有短,点点滴滴,回忆自己的成长,记录某些片段中的体验,唯愿孩子将来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烦的时候,可以透过这些记录,知道自己并不孤独。这些长长短短的信,围绕着四个主题词:智识、美、道德感、家,这也是大壮父母寄予孩子美好人生的四要素。这本书就像苗炜积攒多年的百宝箱,满载着他的成长和人世经验。读每一封信,就像看到一个父亲或蹲或坐在地,给懵懂的儿子像讲故事一样慢慢说,儿子听不懂,父亲也不急,认为他总有一天会懂。

看喜欢的作家以及优秀的人给孩子的信就像看教育类的书,他们的见识肯定要在一般人之上,他们总会提到一些牛逼的人物,以及经历过的一些牛逼的事,我们从书中理所当然的获得些启发。

他告诉儿子不必要抛弃过时的古旧玩意,因为“许多流行的东西是纸币,而过时的东西是黄金。”

他不强求儿子一定要会能言善辩,他明知“这世上,有言语能够传递的真相,也有唯沉默才能传递的更深刻的真相。一部分自我要站出来表达,另一部分自我在强调沉默的重要和交流的无效。”所以,他劝慰儿子“喧哗的时候以沉默对抗,人多的时候以孤独对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些了无声息的东西更值得你去倾听。”

他想让儿子培养一生的幽默感,那样“就能看到许多荒诞之处。”

我从不刻意看专门教育类的书籍,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灵魂个体,大凡教育类的书总有条条框框,让你要这样不要那样,实践起来仿佛并不实用。我们作为父母为什么不在陪着他们时,发现他们,而不是限制他们;陪在他们身旁,而不是在前面指路;跟随他们的目光发现他们的欢乐,而不是压抑他们的天性;引发他们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强令语言的表达......

近年来,我时常感慨我怎么跟女儿学到了这么多,我从不抱有要教给她什么东西的想法,一点都不曾有。因为他们,我们才算重新活一回,你在他们身上看到你的影子,看到你曾经历过的事,你仿佛变回一个小孩跟她共同交流并处理这件事,真是太神奇的体验。如同苗炜陪孩子看《小猪佩奇》、《纳尼亚传奇》等等,他说孩子们看到的是一种希望,而成年人看这些是一种回归。

卡夫卡成年后回忆起父亲时说:“没有人否认,他持续好几年由于冬衣不够导致大腿上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他常常挨饿,他在冬天一大早就推着一辆小车走街串巷,但他不愿意理解的是,与另一个正确的、我没有遭受过这一切苦难的事实相比,这些正确的事实丝毫也不能让我得出这个结论:我比他幸福。”他的父亲总是强调自己过得多么惨,仿佛儿子过得一点点好生活都是他的恩赐,卡夫卡的自卑、懦弱、阴郁又多思的性格跟他的父亲脱不了干系,想来也是可悲。

我们并没有比自己的孩子更苦难,孩子也没有比我们更幸福。愿我们与孩子在一起时,都有如重归童年或少年时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时候,我们不去做某一件事,即便是我们喜欢或想做的事情,仅仅是因为不完全具备做此事的条件,或者是被做事的困难吓住...
    泡泡裟阅读 282评论 0 8
  • 幸福路人春风20170927第116天 今天又如约去听课,今天讲的是《情绪管理》老师用一位智慧的妈妈处理孩子丢失自...
    春风7861阅读 220评论 0 0
  • 我今天读了《雨点儿》!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感觉天儿特别的冷。这...
    朱嘉诚11阅读 244评论 0 2
  • 阿毛是只狗。 白色的长毛中点缀着几缕金毛,一双机警的眼睛里透出些许失意;瘦而不弱的健美身材,很是倜傥。 我,就是阿...
    苏菀苏阅读 120评论 0 0
  • 好在打从阴叔来到县火葬场值夜班以来,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正常的情况。 县火葬场平安无事,甚至都没有再传出过那些离奇古...
    绕飞阅读 49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