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招娣被大家在公开场合如此排挤,且,这是工作组评选出来的学习先进者,如此情形,最尴尬的应数张部长。他很失望,因为自己辛苦树立的样板竟然还未真正发挥作用就被其他人推倒了。但,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典型又怎么发挥榜样作用呢?张部长心里翻江倒海,——假如黄招娣不能当标兵,塘西就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了……
祠堂的自我批评环节结束后,工作组的总结会上,大家无不表示遗憾。但,批评环节不是还没开始嘛,大家想了想,决定继续支持黄招娣,让她好好在第二天的这个环节大胆揭开塘西的盖子,工作组一定要帮她撑腰。
想是这样想了,但,意外突降。
黄招娣第二天一早就端着之前的奖品——那个白色搪瓷脸盆到了蒋家祠堂,说什么都要把奖品退还,理由是没脸拿、不配拿。并且她还说了另一个绝对让人动容的理由——不能再让工作组难做,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了,另外,头痛病犯了的她今天也不参加这个批评环节了。
黄招娣的缺席损失是不小的,只看自家这块,马上结束的学习,她一直是满勤,假如今天不参与就要算缺席,之前得来的工分会被扣除一半。这个结果对塘西其他人来说是绝不能接受的,怎么着都能来。但黄招娣说:
我头痛,坚持不下去了,半天也坚持不了了。她的眼睛里出现了久违的泪光,领导们看得出来,我在塘西村的群众基础太差了。怪我过去太落后了,他们不相信我能进步……我已经原谅了他们,他们不肯原谅我……要是我再批评了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会对我怎么样,我们家是赖在这个村子里的,一大家人还要在这个村子活下去呢。
就这几句话,把自己的为难,对旁人的谅解,以及万般无奈都齐全展示出来。一个委屈的黄招娣、坚强的黄招娣、宽容的黄招娣、求进步的黄招娣,也是有苦难言的黄招娣。何必呢,相煎何太急!但,假如说此时的萧家一直处在谷底的话,后来,这个故事的走向就像爽文似的,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这个设计确实让人出其不意又大惊大叹。
工作组的人都继续劝黄招娣,还是要考虑大局的,但她还是拒绝了,文中写:
她毅然地走到了祠堂门口,回过头看着工作组的人,又鞠了个躬,算是感恩,也算隆重的告别……
面对黄招娣如此特别的告别方式,大家纷纷上前与她握手,尤其是张部长,说,你有话就说,我们会重视的。
接下来,黄招娣说了一句话,真心绝!她说,塘西村的盖子很难揭的,再揭下去,蒋文良恐怕就要成靶子了。她叹了口气说,文良他,其实是这个村子最好的人呀!
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了。首先,让大家对工作的推进难度提高预期,其次,将自己“难为”的理由点到即止,——他们别说针对我,就是蒋文良也逃不过。这其实也蛮符合小人物的心态,——让你天天骑在我们头上耍威风。这不都是穷记好,富记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