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3 晨读感悟和话题讨论

《专注力》思维导图

拉伸练习

最近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好好说话》,发现自己两本书的进度差不多,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我来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我的陌生区,书里有很多内容需要去理解消化,看的速度很慢;《好好说话》就是舒服区,讲的都是如何沟通的小技巧,看起来不那么费力。

如果是陌生区的事情,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如果是舒服区的事情,可以把时长缩短一点,可以更好的达成目标吧。

及时反馈

之前看完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后,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花销。可是最近发现自己懈怠了,没有能坚持记录,想了想原因,可能是自己记录的太细致了,对于刚开始记录的我来说,会觉得太繁琐,所以就会慢慢的有抵触的情绪,大脑就慢慢的把记录这件事情丢掉了。

今天看了檀子写的如何写晨读的文章,想到自己应该记录耗时时长,而不是非要细抠每个事项的开始和结束时刻,这样大脑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自然容易坚持下来啦。

状态不对的时候,要停下来想一想,轨道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时调整,就又可以更好的出发啦。

释放空间

以前自己总觉得同时做好几件事很酷,试了几次后发现,结果一件事都没做好。还是老老实实的一件一件的做吧。别人能做同时做好几件事,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做熟练了,基础都已经打牢了,所以能进行多线程的工作状态,而自己才刚刚开始做,基础都没打牢,能做好一件事就已经不容易了,怎么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呢。

一次只做一件事,保持专注;慢慢来,比较快。

你是从哪一刻开始, 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了?如果,你已经是“大人”很久了,你是哪个瞬间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依赖别人?(话题来自猫友Angela)

初中就开始寄宿,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个大人,应该是自己离开家到南京上大学的时候。

一直是靠自己,不知道怎么依赖别人也没想过依赖别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