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知秋~~

秋色

一直生活在北方,对于季节的变化,非常敏感,九月一过,早晚温差就越来越大,天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蓝 ,秋就来了。郁达夫曾经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特别喜欢郁达夫对秋天的描述。他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只要一想到秋天就能想到他的这段描述,读起来那么上口,这些意象感觉也是那么美。为了郁达夫的这段描述,那年在北京,还专门去看了陶然亭的芦花,听了潭柘寺的钟声。

潭柘寺流杯亭

从没有去过国外,也没有在南方久居过,没有感受过别处秋天的滋味。我们塔城这个西北小城的秋味,是很醇厚绵长的,又有些酷酷。入秋之后眼见着树叶一片片变黄,一片片落下。窗下路边的树不久就一团一团的浅黄起来,金黄起来,有些叶片又渐渐呈咖色,还会慢慢卷起来。公园里的草地还绿着,一片片叶子深黄的浅黄的红的咖色的从树上飘飘忽忽的落下来,落到绿绿的草地上,静静地躺着。傍晚时分太阳一落,站在树下草地边,气温就会很低,会有些瑟瑟,也会有些遐想。

缤纷的落叶

秋风吹落了树叶,也吹熟了丰收的果实。田野里收获的机器在隆隆作响,麦场上一堆堆的粮食像小山,收获过大片庄稼的地里打好包的秸秆整齐地排列着,果园里苹果的香味甜到了人的心里。机器旁麦场上,村庄里, 所到之处,处处可以听到人们丰收后的欢声笑语。

李清照词曰:“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蒋捷则说:“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他们的悲秋之情,莫不与他们的经历相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自身的情绪为基准的。我之今日,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我们的时代里,秋天是有包容的,也是温情的,甚至是热烈的,所以说“金秋”!正如刘禹锡所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低头沉思

让我们象弯腰含胸的稻穗、低头沉思的葵花那样,怀着成熟和谦逊的态度,致敬大地母亲,致敬每一个熟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