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至沿国界而筑的边墙,围绕城市的城墙以及周环于宫殿、坛庙的宫墙,小至甲第、民居的宅墙等,都是墙壁。
在古建筑中,墙壁并不是主体。所谓墙倒屋不塌,就是因为墙并不是建筑的承重主体,木构架才是承重主体。
相较其他部分,墙壁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墙的作用却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遮风挡雨,让我们免受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之苦;空间分隔,构筑出一个个功能分明的空间,让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墙面装饰,创造出风格各异的室内,给我们最好的生活体验。
在具体的建筑中,由于砌法、外观形象和装饰的不同,产生了丰富的墙体形式。
1.檐墙
处于檐柱和檐柱之间的墙叫做檐墙,其中在建筑前檐的叫“前檐墙”,在建筑后檐的叫做“后檐墙”。
前檐墙一般多用于普通民宅,因为等级较高或很高的建筑一般都是用门窗做为前檐墙的装饰。后檐墙则普遍砌筑,北方因天气寒冷往往砌筑的比南方厚。
2.山墙
砌筑于建筑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山墙的下部一般就是方正、坚固的墙体、而上部大多数为三角形,这样的山墙大多是在硬山和悬山建筑中。 在歇山建筑中,山墙一般是山花。
在南方一般民居建筑中,山墙的上部不是一般的三角形样式而是做成阶梯状的防火墙样式。
五行山墙
封火墙
叠落山墙
3.槛墙
在有窗的建筑墙面上,由地面到窗槛下的墙为“槛墙”。 槛墙在宫殿庙宇等建筑中多用黄绿琉璃砖拼砌,而一般建筑多用砖、石、土砌筑。
相对来说,北方多用砖墙,而南方多用板壁或夹泥墙。
4.扇面墙
一般来说,较大型的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等,其建筑物的当心间的金柱与金柱间会砌有一段墙体,并且这段墙体与檐墙平行,这样的墙叫做“扇面墙”。 扇面墙因为是室内墙,所以他既可以是砖、石、土等砌筑的墙体,也可以使用隔扇、太师壁等相对通透的室内隔断。
5.廊墙
廊墙也叫“廊心墙”,即建筑廊下檐柱到金柱之间的墙。
廊墙做为建筑中比较容易被视线所及的部位,往往有一些比较讲究的做法,如北京四合院建筑中的廊墙,其上段较大的面积被称为“上身”,中心装饰极为多样:有素心的做法,还有绘画、甚至雕刻;内容题材可以是几何纹样、万字文等吉祥纹样,也可以是花卉、鸟兽等。
6.影壁
影壁,又称“照壁”、“照墙”、“萧墙”,是设在建筑或院落大门内侧或外部的一堵墙壁,面对大门,砌到屏障的作用,同时,他也是一种极富装饰性的墙壁。
影壁在造型上面,与一般普通的墙壁没有多大区别,可以分为:壁顶、壁身、壁座三个部分。
影壁从建筑材料上来区分的话主要有:琉璃影壁、石影壁、砖影壁、木影壁等几种。
按照材料来划分,又可分为土墙、砖墙和木墙。
1.土墙
土墙常见的有夯土墙、土坯墙等。夯土墙是我国墙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2.砖墙
砖墙,即用青砖砌筑而成的墙。青砖因为经过烧制,所以硬度非常大,砌筑的砖墙比较坚固结实,不容易被损坏。
我国很早即有砖墙使用的记载,但最初多用于墓室和塔的建造,而比较少运用到居民建筑中。直到明代,砖砌墙才比较普遍。
3.木墙
木墙是由井干式结构形成的,除应用于地面建筑外,也反映在商代至西汉的墓中。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第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