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

  人们总是会在明确某些道理的前提下会做很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们有时间去“合理”地犯错,用行动去弥补我们的错误,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避免下次犯类似的错误。有些人聪明人懂得从别人的犯错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看的多了,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记忆,提前打好预防针。

 

合理犯错是成长

        不过,真到了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形是否能克制住本能,让理性大脑去控制本能的感性大脑还不一定。而且生活的面这么广,年轻的时候的经验和故事积累总是有限的,总会出现很多陌生的情景,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重新认识“本能”。   

    人类几百万年进化而来的经验都浓缩在染色体里面。里面要么是增强自我保护机制的基因,要么是让生活更加高效有序的基因。例如人类的眼睛自然往前看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在一点,总会有一些分散在周围的环境,因为原始人类在这种情况下行走在路上更容易觉察到天敌的存在从而躲避危险,存活下来。还有人类在进食的时候和性交的时候身体会分泌激素类化学物质,在精神上产生快感,这都是大自然为了促进人类自发去进食和繁衍后代设置的“奖赏”。还存储了一些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处理文字语言和图像的,更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的基因。不得不说这“沉重的肉身”在那些时候挺有用。

     

宝贵的注意力

        可是现在仔细想想,这些本能留到现在都有用么?

      答案是不一定。   

      还拿人类眼睛自然向前看来举例子,当我们过马路,开车的时候这个本能很有用;可是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如果还是被本能控制,被各种新鲜热闹的东西吸引过去,无暇顾及当下的任务,那真的容易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刷不完的新闻、看不完的热闹,时间被碎片化最终一事无成。还有那些缺乏经验的渔民叉鱼总是忘自己看到的鱼的位置下手,买冰淇淋的时候总是喜欢买底筒小,上半部分溢出冰淇淋多的类型,还有那些打着“10天速成……”和“小白学……” 的培训班和书籍,以及“最后一天打折”,人们不断地入坑还乐此不疲。

    那么又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本能呢?

一:正式地意识到本能的存在 

  就像有些书写人有很多劣根性:自私、懒惰、愚昧、贪婪等缺点,我们首先就得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且想要完全根除它们是不可能的,小事情上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让本能去操控,但大方向上不能听之任之。

  二:在本能没有激活之前,想好理性对策

      明知道完成任务的deadline马上就要来了,还是忍不住把时间花在其它不么重要的事情上面。《procrastination拖延症》这本书作者漫画中就有三个角色:一个是及时享乐的猴子(instant gratification monkey),一个是恐慌怪兽(panic  monster),还有一个理性决策者(rational decision maker)。  猴子会时不时地出现带着你去娱乐,怪兽平常都闲着,一旦遇到了“危险”就会冲过来把猴子赶走,决策者总是为主人做好计划去学习健身进步,但它很容易受到猴子的蛊惑而迷失自我。

拖延症

    所以理性决策者大多数时候要提前想好对策去远离猴子,少数紧急情况去找来怪兽(人总不能时刻处于恐慌状态下)

三:把本能关进笼子

    就拿自己来说,把自己当做凡人,学习和娱乐的比例控制在黄金比例(学习占61.8%,娱乐时间占38.2%),先学习,尽量去安静的自习室不带手机,再娱乐。这样长期下来就可以维护我的内心自洽,养成了爱学习和延迟满足的习惯之后,就不需要一直用自己的“自制力”去抵抗诱惑,万一失败了无尽的空虚和自责乘虚而入,让自己很痛苦。

        很喜欢吴伯凡老师的两个例子。

      一个是“愤怒的妈妈” 

    .一位妈妈知道自己的脾气大,很容易会伤害孩子。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知道妈妈是很爱你的,可是妈妈有时候会忍不住发脾气,打你骂你,那个妈妈不是真正的妈妈,到那时你要不停地说‘妈妈我爱你’,然后真正的妈妈就会回来了。”

伯凡日知录

        如何管理本能再合理分配时间,才真正进入高手之门。

   

高手之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