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坚强,学会孤单,长大后,连喝醉都需要勇气,狭缝中生存,偶尔一次的酒至微醺真是极好。
晚上22:00,收到闺蜜的微信,她说喝醉了,正往我家赶。
担心她,我电话拨过去,那头传来她微醺的声音:“默,我喝醉了,现在打车准备去你那……”,听到她一向高亢的声音醉至柔和温润,我突然感觉自己鼻子酸酸的。就像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忽的变得细致,一向话多的人,忽的沉默般让人难受。
// 1
有时候,选择喝醉,也是极其需要勇气的。
在喝醉前,需要想好退路,有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在身后帮你收拾烂摊子,能够将你安全护送到家。只有具备足够的安全感,方可能放开的喝,将自己喝到醉生梦死。还有一种可能,是绝望到放弃思考,破罐子破摔,醉至断片方是终点。
希望她今天还没有断片,要不打车来也是不安全的。断然去选择喝醉的同时,也是决定放下,执意迫切的去寻得那久未谋面的自由畅怀。像是尘埃落定后,心中忽生出的那一角缺口,亟需填补。又像是那终日被束缚捆绑的翅膀,忽然获得可挣脱的力量,恣意的扑棱着,随时准备放飞的心情。
我知道她应该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因决定而需作出的改变是巨大的,是需要勇气的,那宛如重生的切骨之痛,她终将是要去经历。就像被桎梏纠缠的人,终归是迈不开步子前进的,只能缠缠绕绕地在原地打转。唯有拨开桎梏方可前行,哪怕是连着皮带着肉的一块拨开了去,也坚定那一直向前的心意。
痛着,走着,煎熬着,蜕变着,像勇士一样行进在铺满荆棘的人生路上。喝点酒也是好的,醉了,麻木后,那每走一步的痛彻心痱,就不那么难熬了,也就能走得更远了。
这么想着,喝醉,也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更需要一些勇气。
// 2
偶尔一次,喝至微醺,对终日忙碌于社会角色扮演的成年人来说,不失为一次小的放松。
在外面喝酒,总是会有所收敛。能相伴一起,如若还能敢于喝到微熏程度的人,关系大多不太一般。人一生之中能结交到三五知已,可就酒相谈甚欢,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而随着年龄增长,却越来越不喜给人增添麻烦,更愿意将喝酒的地方,从酒吧搬到自己的家中。主要是,喝酒的伴不太好找,再就是为了减少出丑的机率,万一醉酒后,那不可收拾的画面也是让人极为难看。
曾经,我总被认为,不太会来事,不太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酒桌、职场、同学圈、朋友圈,酒的文化被一在的放大。常常也会有过来人,以洞悉人际交往的姿态对我说:“到社会上了,就要学会做人,要会来事,生意都喝出来的,情谊也是喝出来的”。可至今我也没学会,在酒桌上“会来事”。
应酬,就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做不得不去做的事,说不情愿说的话,喝不情愿喝的酒。外面的应酬多了,自然细细品酒的时间就少了。伪装多了,自然就容易将自己给迷失了。
真要喝酒,还是在家里喝吧。想喝到几点就几点,没有催促,没有太多的规矩,自由惬意。
在没有邀约的周末,家里收拾利落,舒服的泡个澡,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开一瓶红酒,倒上一杯。听着音乐,品着酒,随着酒精在全身的血液中流动,纵由情绪充斥着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延绵,升腾,挥散。
似醉非醉间,什么压抑、彷徨、孤独、愁苦,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世界原来可以如此美好,周身都被温柔缠绕,还可以美美的一夜好梦到天明。酒至微醺,真是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