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公再找伴后,说没疙瘩也是不大可能的。比如以往周末吃饭,不管菜多菜少,都无所谓,但现在就不行了。
比如中午家里吃火锅,老公问老爸呢,我表示没叫,毕竟菜不多,除了牛排汤底、牛肉丸鱼丸虾丸,年糕,白菜,牛肉羊肉卷外没有其他菜了,如果只是公公是无所谓的,但现在还有阿姨,菜少了也不好叫人家上来吃,万一不够也是尴尬。
第一次吃火锅叫公公和阿姨来了,那次特意买了很多,蔬菜类的也备齐,但今天早上因为不想买菜,便让老公去买了,结果只买了我提到的,没有额外买一些其他东西,那就干脆自己四人吃了,我们几个吃的都很少,虽然料不多,但也够吃两顿。
可能说到底是还有些隔应,毕竟不熟悉,一下子热络起来也不大可能。还有一点,我一直觉得以前帮我带小孩的是婆婆,就算孝敬也是她,只是婆婆去得早,现在来了阿姨,让我一直烧饭烧菜给她吃不是愿意的,况且我平时本就不喜欢烧饭,如果不是因为两娃,可能天天外卖解决了。虽然平时下班回来基本都是在公公家吃饭,但基本也都是公公烧的,碗也是公公洗的,偶尔我洗。在我心目中,她没有婆婆那么好,也没有婆婆那么付出,加上话听不大懂,也不大交流,感情上自然是疏离点。其实我挺不明白公公的,婆婆虽然毕比较强势,但把他的生活打理的有条不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但是两人总是各种吵架,觉得婆婆太自以为是了。而现在的阿婆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同,话也有点不通,也不大愿意干活,家里都脏兮兮的,也是有点自以为是的,甚至思想挺狭隘的,为什么反而可以忍受,还每天烧饭洗碗。只是纯粹搭伙过日子吗?你做了多少我也做多少,你不做我也不做……甚至有点讨好式的付出。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都说夫妻还是原配的好,但原配的似乎总是吵吵闹闹的,谁也看不顺眼谁。
有时候想起婆婆,心里总是会难受,婆婆临走前交代让公公再帮我们几年,等小孩大点再说。公公也表示等小宝上小学后再说,我也知道曾经什么都不用做的公公现在这样也不容易,但依然无法敞开心扉接纳阿姨。大概对女的和男的来说,男的更绝情点吧,婆婆还在的时候有次聊天就讲过,如果两夫妻男的走了女的基本不会再找,但如果女的走了,男的一定会再找。我一开始以为公公是爱婆婆的,所以不会再找,却那么快就打脸了,她们说老年人的孤独感很强烈,必须要再找,不然容易精神出问题,虽然能理解,但总以为会等几年后吧。我问老公,如果是你你会马上再找吗?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我又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觉得男的都无情的话题。我想,其实也是回答了,会的。想想女人也真是够悲哀的,所以必须要照顾好自己,要对自己好。
在婆婆生病后,这也是我最大的感受,不要苦了自己,以往什么都舍不得买给自己,现在开始想要什么就去买,就去花钱,对自己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