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了一部豆瓣评分9.2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讲述了一个温暖而励志的故事:
马哈维亚曾是摔跤运动的全国冠军,因为窘迫的家庭条件而放弃了运动员生涯。他先是寄希望于培养自己的儿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印度夺得一块世界级的摔跤金牌。然而天意弄人,连续四胎生的都是女儿。
极度灰心之际,却发现女儿吉塔和芭比塔有很好的摔跤天赋,能把同龄的男孩揍得鼻青脸肿、上门告状。马哈维亚于是决定把女儿培养成摔跤选手,不顾妻子的反对和村里人的非议,用全部的心血来训练栽培女儿。
吉塔和芭比塔从抗议到理解,伴随着父女之间的冲突、和解,慢慢成长、蜕变,最终实现了父亲的梦想,让印度的国歌在世界级赛场上奏响!
影片真挚感人,节奏紧凑之余又不乏轻松幽默,确实值得一看。而我思考的是:同样是严厉➕强制的教育方式,相比前几年中国“虎妈”收到的抨击,印度虎爸显然并没有引发太多舆论争议,这恐怕是因为影片特殊的社会背景,观众可以理解在印度贫穷的农村,马哈维亚的选择真的是女儿们为数不多的出路。
如果换一个背景,同样的故事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马哈维亚恐怕逃不了被批判:儿女有自己的人生,怎么可以把你的梦想强加在她们身上?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文化背景下,没有什么可以凌驾于自由意志之上,父母的意愿不可以,国家的荣誉不可以、即使举着妇女解放的大旗同样不可以!
再换一个背景,马哈维亚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恐怕争论会两极分化。正方认同父母应该承担起教育和鞭策子女的责任,在孩子成年前、甚至是在成年后,只要是任何需要的时候都挺身而出,做永远的引路人。反方则维护孩子的选择权、相信每个灵魂都是自由的,人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无论对错都应该自己尝试,父母凭什么横加干涉、任意剥夺?正反两方的观点泾渭分明,让我等为人父母者无所适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八零后出生的中国父母是最迷茫的一代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西方理念碰撞得如此彻底,几乎连一点夹缝都没留下。穷养富养争论不休、精养放养阵戈鲜明。今天有本书叫《让孩子做主》,明天又有本书叫《正面管教》;一方面要求父母承担起责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方面要求父母无条件接纳——《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小简标题党,以上书名来自当当图书排行榜,部分书籍尚未阅读。如有望文生义的谬误,还望指正!)
更让人迷茫的是,我们也不知道下一代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们会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去挤高考的独木桥吗?还是和比尔·盖茨那样大一就从哈佛退学?亦或是像乔布斯那样在车库里捣鼓电脑?学会数理化肯定是不够了,那么再加上艺术修养、思维训练呢?够不够?所谓智商、情商、财商,样样要有;硬实力、软实力、鉴赏力,件件不拉……
如此焦虑的根源是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从事什么样的(或许是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工作?未来社会的资源如何分配?瞬息万变中他们何以立足?……
什么都看不清楚,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向在哪里?也许最可怕的教育,就是用过去的知识,指导现在的孩子,去面对明天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摔跤吧!爸爸》只是个美好的童话。因为它假设了一个受局限的现实条件和一个可预见的美好未来,一旦放大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会显得苍白。
在预设了童婚盛行、女孩14岁就被嫁出去的印度农村,全国冠军的爸爸培养女儿练摔跤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在普通的中国城市里,上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送孩子出国还是参加高考?依然是个利弊没那么明确的难题。
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后,教练的训练方式和马哈维亚截然相反。是尊重教练还是固执己见?影片中的教练固然不讨人喜欢,但从吉塔一直被当作种子选手来看,教练也是希望吉塔成功的。那么马哈维亚我行我素的指导真的比教练更专业更好吗?
影片中吉塔拿到了冠军,以结果为导向你当然可以说好好好!而到了现实生活中,儿保所医生说四个月开始要补钙,你翻了一堆育儿书籍上面都说不要补,那你补还是不补?幼小衔接都说要提前学拼音,你即使翻了一年级的课本是从啊哦呃开始教的,问你敢不敢把孩子零基础送进小学?入学之后的补习班上还是不上?钢琴、书法、跆拳道学还是不学?围棋要紧还是奥数管用?孩子三心两意、各种兴趣都在枯燥的训练中消失后,你是要坚持当虎妈虎爸,许他一个有选择的未来?还是果断放弃,还孩子一个放飞自我的童年?......
现实中的我们像是站在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上,抬头是让人敬畏的星空,脚下是一片混沌的历史,眼前是纵横交错的选择,我们紧紧攥着孩子的手,生怕一个行差踏错,就误了他们的一生……
何去何从?
上帝不给答案!
回到最初,孩子诞生前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只要他健康平安。把小小的他搂在怀里就觉得拥有了全世界!这份爱简简单单,不掺其它!
如果随心而安,随爱而行,尽力做好当下能做的选择!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是不是都可以无憾呢?也许变化莫测中,爱的指引,就是方向…
或严或狠,大爱为本!
马哈维亚的固执、严格之下,是女儿缺营养时亲手煮鸡肉的柔情、是女儿捣乱时扬起拳头也没落下的不舍、是女儿被质疑时立即收拾行李赶去的坚定、是拿出纪念册给体育学院官员时慌乱地表达、流泪地祈求……这才是虎爸被女儿接受的根本。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无论是每天五点起床的严苛、还是剪掉头发的蛮横,最终都会被理解和接纳。这样的教育,才会有力量。
选择良多,唯爱不破!
吉塔的成功是因为听从父亲的指导吗?当然不是!跟在父母后头的孩子永远不可能独立,更无法超越。我们也就看不到在父亲缺席的总决赛中,吉塔那孤注一掷、奇迹般的反转!父亲给女儿的,其实并不是比教练更专业的指导,而是爱和陪伴,是教练没给到的信心!
一路走来,父亲领着她们,无视旁人的嘲笑,刻苦训练;
陪着她们,经历每一场比赛,一起成长;
相信她们,永远都是最棒的,从不放弃!
一回头,父亲永远在那里!这份爱和信任永不消失!孩子在这种稳定的爱、陪伴和信任中成长,才能慢慢生长出强大的自我认可和接纳。最终成为全新个体、发展出父母也未曾有过的能力,独立于天地之间。而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知道母亲对我的爱,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港湾,有了她,我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惧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穷养富养都好、精养放养亦可。这些是术不是道。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有没有把纯度最高的爱给予孩子?有没有不离不弃陪伴在他们的身边?有没有永远相信他们、即使是在全世界都质疑他们的时候……
每周一文,作者简一减:专业生活家,业余跑者,业余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