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祠坐落在位于郑州市市中心的人民公园南门内。1951年初,市政府在西太康路以北的胡公祠与铭功路以东的彭公祠之间,开始规划建设市人民公园,翌年8月1日建成开放。
胡景翼,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在沪参加了讨袁战争,1922年随冯玉祥将军参加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的郑州战役,1924年在二次直奉战争中任河南督军、省长等职,1925年4月病逝于开封。
1932年冯玉祥、张群、张继等为纪念胡景翼在河南及郑州的战功,提议建祠。1936年秋,历时4年建造的胡公祠终于完工,建成时占地23亩,有殿、亭,并有一塑像,翠柏红垣,古色古香,为当时郑州一景。
胡公祠由大门、甬道、大殿组成。大门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三间,宽10米,进深5米,高6米。大门两侧建有八字墙,进门有90米长甬道。大殿建在二层高台上,台高1.75米,面阔5间15米,进深3间5米,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十一踩斗拱,前面隔间均装隔扇门,高7米。甬道中有古槐一株,两侧为银杏树。
人民公园建成后,胡公祠大殿曾作为公园的纪念品商店使用,文革期间举办过“哈哈镜”展览。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这里曾是郑州市二七区书画社,美名曰“博雅斋”。
9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胡公祠大殿被划为危险建筑封存。经媒体和民间多次呼吁后,2008年郑州市政府拨款对其修复,使得祠堂焕然一新。
胡公祠现存有大殿,祠门,古树等,祠门仍作为人民公园南门,祠园格局保存完好。胡公祠大殿是除一些清真寺古建筑外,郑州市区内年代最久远的公共建筑物。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风云,彰显着高超的建筑艺术,胡公祠在郑州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中,是极具价值的文物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