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拆页(原文片段)的痛苦
在晋级的过程中,听说有些拆书家选一个拆页就选了一个月。为什么?其实很多拆书家都拆过那个级别,如果只是为了晋级,完全可以拿前辈的拆页练习晋级,但是拆书家选取的拆页通常是自己感触很深的,希望将拆页中的启发或者方法分享给学习者,引发学习者的反思,能够帮助到学习者有一点点改变,拆书家也会很有成就感。
写I(讲解)的深入思考
在学习者阅读完原文拆页后,拆书家需要把拆页中关于是什么的内容读活,结合自己的案例进行讲解怎么做,把拆页中没有的为什么讲透。这个部分拆书家需要绞尽脑汁思考,怎样把案例写的简洁明了,既能引起共鸣,又要很有说服力。用桃子师父的话就是激发学习者的反思。
我自己在写I(讲解)的过程中,终于把文章中what、why、how这几部分内容区分开了,以前读书时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内容。
同时,写I(讲解)的过程还可以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首先练习理解材料,用自己的话和案例转述观点(梳理知识),然后能够通顺的表达出来(逻辑性),通过对同类主题的阅读,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独立见解(建立知识体系)。
回顾经验的痛点
拆书中的案例经验和培训课程中的案例经验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培训课程中的案例经验多是一个正向的经验,或者至少是一个努力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
拆书中的案例经验往往是拆书家自己经历过的痛点,拆书家带着这个痛点寻求解决方法, 找到了这个方案后,他可能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实践者,但是他仍可以分享给学习者,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把书中技能拆为己用,拆书家就是拿自己的例子剖析给学习者看,使学习者意识到,改变是可能的。
促进改变的行动计划
拆书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引发学习者的反思,推动其做出改变的尝试,促进学习者的个人成长。
拆书家的成长,跟一个普通人的成长很像,开始觉得拆书帮,拆书这件事很好玩,到怀着不同目的开始晋级过程,一开始拆的时候可能漫不经心,随着难度的提高,对拆书的反思也越来月深刻,投入也越来越多,当然,这时自己获得的成长也会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