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与坏,对与错,就像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哪一面比另一面更有价值,只是我们看待它的角度不同罢了。
安德烈·莫瑞兹在《生命中的所有,都是为你而来》一书中,写了很多的“论断”。
不管是谁从哪个角度去看,一枚硬币始终都是一枚硬币。我们的偏好既不会使这枚硬币增值或贬值,也不会妨碍别人从可能完全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它。同样,对于人、事、物的论断,也只是个体所认为的真相,他人也许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们对他人的好恶,是把自己内在的某种特质,投射到了它们身上。当我们论断他人的时候,我们讨厌或反对的并不是对方本人,而是对方的言行和观点所折射出来的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好”的自我论断。我们试图通过论断他人来表达我们对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认识自我的真实本质。当我们学到了该学的东西后,论断便失去了价值。
人生如戏,我们创造和扮演着能够展现自己特质的各种角色,但它们都不是真实的自我。认识真实自我的过程,就像剥洋葱,每一层都代表一个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有其特定的使命,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掌握人生的各种功课,我们既要演好它,还要学会放下它。每一种人生的境遇,都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截然不同的价值感。在经受各种磨砺和挑战后,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真我意识。
“人心如何思量,其为人就会怎样”,我们是自己创造的产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源自于内心。除非内心发生转变,否则,问题和境况永远都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