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我们

文/薇尔特

那时候在呼和浩特读书,学校虽然是不入流的小学院,却坐落在一条名字颇为好听的路上,叫作公主府,据说是满清时某个公主的府第遗址。每当日落时分,便是公主府最热闹的光景,在寒冷的冬季里这样的光景尤为温馨、隽永。

空气中飘荡着热气腾腾新鲜出炉的焙子香;青涩而便宜的小水果是囊中无籽儿的学生们的青睐;还有香喷喷暖哄哄捧在手里可以作暖手袋用的红薯(北方番薯多为紫红皮,所以俗称红薯。),正静悄悄的躲在旧军大衣小贩的烤炉里,等待着你的眷顾;几百米外将酿皮和香菜切的铮铮作响的老头儿,不时抬起油腻腻的脸对可爱的学生妹示着好:来来来,多给点、多给点!

那时班里有一个浓眉大眼的女生,说话娇娇的长得十分可爱的,在别校有个男朋友(在那个阴盛阳衰的教育学院,班里鲜有几个女生有男朋友,也多为外校进口!),据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论起辈儿来还是隔了几百个辈儿的亲戚,经常会来看女孩,因为女孩爱吃红薯,所以每次来看女孩的时候便会带一个热腾腾的红薯,于是班里的女生便半是戏谑半是羡慕的给女孩取绰号叫作“红薯”。在2004年寒冷的北方冬季里,红薯便成为一个浪漫的代名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候的我们,都曾渴望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吧!在一句“想吃红薯了”的召唤声中,风风火火的从城市的另一头踏雪而来,照亮我们彷徨的青春……

在这个速食主义的时代里,你可曾见过几段青梅竹马的爱情?他们在时光里看着对方变老、白发苍苍,直至永恒……

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个❤❤��吧!打赏、围观都友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檐下人 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一瞬间再到现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大大小小的事发生过许多次,亦或是磨灭在时光里,亦或...
    檐下人阅读 273评论 0 2
  • (一)晓风初识 喧闹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独自徘徊在街道,熟悉又陌生,树木吐了新绿,葱葱郁郁,却掩盖不了岁...
    楮桭阅读 276评论 0 0
  • (二)终南之园 黑板上老师在不停的书写,我没精打采的听着老师的诉说,絮语认真的记着笔记,时不时得回过头来用笔敲敲我...
    楮桭阅读 216评论 0 0
  • 还记得小时候总喜欢偷穿老妈的高跟鞋配小姨的花裙子,总喜欢对着隔壁班那个有着一脸帅痞气质的蓝孩犯花痴,那个时候啊,没...
    圆不溜秋方不方阅读 313评论 0 0
  • 自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
    雨晴T阅读 53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