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2013年凭借处女座《心迷宫》拿下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提名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碎片化剪辑方式却逻辑严密,口碑炸裂,电影的豆瓣评分8.6。
4月4日,忻钰坤新作《暴裂无声》正式上映,这部电影我从去年等到现在,一度以为就要流产,还好,等到了,小众电影,票房依旧很低,豆瓣评分随着时间也一直在上升。
这个构思甚至早于《心迷宫》的故事,不负所望,当然,两部电影有个共同的败笔,结尾那一行字幕,但是如果没有最后那行字幕,广电那里不会过审。
“暴裂无声”是后改的名字,电影原名是“山野追踪”,这个名字改的很好,“无声”是哑巴张保民的人物形象,更是社会底层的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围绕张保民儿子失踪的事情,这部电影拍出了一条食物链。
昌万年,弘昌矿业集团董事长,表面是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实际阴狠毒辣,为谋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涮火锅只吃肉。
因为故事推进,背景烘托等各方面原因,这几个全肉宴的片段引起了我强烈的生理不适,所以看这部电影,建议不要买吃的。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设计得很巧妙,整桌的肉,表现了昌万年这个人的欲望,占有欲和掌控欲,且毫不收敛。
徐文杰,律师,为了私利给弘昌矿业集团的非法采矿案担任辩护律师,买通他人为昌万年作伪证,不料自己也被卷入其中。
披着正义的袈裟,在道德的边缘上挣扎摇摆,女儿被绑架,将他和昌万年、张保民三个人拴在了一起,也开启了张保民儿子失踪的真相。
李水泉,昌万年的竞争对手,昌万年怀疑自己的官司是被李水泉所害,就设了一场鸿门宴。
饭桌上,昌万年让李水泉吃肉,李水泉转着手中的佛珠说:我吃素。
昌万年慢悠悠夹起一片羊肉说:“它也吃素。”
这一点我看电影的时候没反应过来,现在一想,点睛之笔啊,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你和我手中的这片肉一样,连死法都由我定。
大金,昌万年黑恶势力的小头目,喜欢狐假虎威,还莫名有一种不容侵犯的高傲感,昌万年的车窗玻璃被张保民砸烂,昌万年却没有让张保民赔的意思,就私自决定将张保民揍了一顿。
张保民,哑巴矿工,曾因个人利益拒绝在同村矿洞出售协议上签字,一个无所顾忌的亡命之徒。
被同乡要债的掐脖子压在桌上,直接拿起手边的骨头插在对方眼睛上,致使对方变成了瞎子。
儿子失踪后,整个人身上那种野性愈加明显,挣扎、迫切、无所畏惧,宋洋把这个哑巴演得太精彩了,而他,也代表着在这个社会上“失语”的一大群弱势群体,无处发声,无力可施。
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张保民儿子失踪的真相,但从昌万年和徐文杰情绪和表情的变化,以及倒叙片段的闪现,以无声的方式交代得一清二楚。
而那个从头到尾出现几次,带着面具的奇怪孩子,神来之笔啊。
站在张保民身后看着他贴的寻人启事,然后在张保民准备离开前,将自己的面具递给他。
走到徐文杰跟前,什么都不说,指指面具,又做出拉弓射人的动作,暗示自己是案件的旁观者,这个小孩,从头到尾,一样没开口说过一句话,而一直到结尾看到他在墙上的涂鸦,才明白他面具背后的意义。
电影还是有些小瑕疵,有些犯罪动机和前因没有交代清楚,但总体而言,还是难得的好电影。
毕竟,我现在回想起来,有很多细思极恐的伏笔,村里人感慨的那句“井水真是越来越咸了”,还有为什么村里那么多人都出现腿部浮肿的问题?那个戴面具的小孩,到底为什么不开口?还有昌万年的假发刘海和森林模拟室·····
昌万年是食物链顶端的资本家,嗜血食肉,赚的都是脏钱。
徐文杰是贪婪、底线模糊的中产阶层,生活中处处都是人性的考验。
张保民是无声的蝼蚁,他不算常规意义上的善良人士,却也凭着满身泥垢救了一条生命。
多讽刺啊,生活的面纱揭开后,是支离破碎,社会的面具拿掉后,是一张吃人的大口。
“无声”成了最好的留白,沉默才能极致“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