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 月•微型小说主题创作人物篇第三十期:偏爱 偏爱你的男人
我们罗河村村后有个废弃的戏台,不过就剩块土墩子,很多年了没见过搭台唱戏。村里老头老太太经常去那逛,走着走着就站住,说些当年请戏班子来唱戏的盛事。三爷说,我家请的那可是四喜班子。他们仰着脸望着,好像有个高高的戏台,台上还有人在唱戏,他们摇着头眯着眼露出微笑来。尤其三爷,拿着烟袋锅子都忘了吸。
现在都不唱戏了,只电视里有,他们摇头晃脑地回来,坐小巷子里说道。东边大爷说当年小桃红唱得好小水仙扮得好,西头二爷说,那个姓何的扮老生的扮得好,帽翅功厉害,水仙姑娘椅子功不错。有人不服气,大声说那都不算什么,那个鲁老生才真有功夫,他抖起胡须来,哎呀呀,说着摇摇晃晃走起来,倾着头抖着。大家都豁着没牙的嘴笑起来,小心小心。
我爷瞟着三爷不笑。三爷拿烟袋锅子磕磕板凳,板着脸胡子颤动着,等没了声音,三爷深吸一口烟,叭叭,嘘,吐出烟圈,眼睛放出光来,说到唱戏,吭吭。说到扮相,吭吭。只有郑小旦,吭吭。东西边的爷们就不做声了。
三爷昂着头眯起眼,举起烟袋锅子指着天,抖了两下,郑小旦不唱了,谁唱的都没那个味了。又放下来磕了两下,吭吭,郑小旦不上台,台上就没个看得上眼的,我都不看戏了。
我爷说,三爷家的姑老爷,唱戏那是,一绝。三爷又磕磕烟袋锅子,吭吭,怎么就一绝呢?唱是一绝,扮又是一绝,吭吭。
都点头。
三爷得意地吸着烟,吐出来,仰着头看着袅袅上升的烟圈。东边大爷说,姑老爷的唱是一绝。尤其唱旦角,嗓子又甜又圆润,一点男腔都没有,也听不出是假嗓子。
西边大爷说,虽然是男人,扮起小姐来,哎呦,走路不扶都不忍心。
我爷说,那是,他扮小姐一出场,水灵灵的,一开口,也是水灵灵的。他在这唱几天戏,家家饭都省了不少。
三爷就磕着烟袋锅子哼起来,哼了两句玉堂春,突然转高声长调,姑老爷,他,他,他不在了哇。
三爷掉了泪,不唱了。
姑老爷姓郑,三爷叫人家小旦,觉得他姑老爷一辈子都是小旦样美。我爷回来捂着嘴轻轻说,其实他瘦条条的,脸皮不白脸上还有麻子,不美。嘘,可不能在外说,三爷知道了,准要磕我的脑袋瓜子。
不过,他家霞姑长得像台上小姐一样漂亮。霞姑和罗河村人一样爱看戏,爱看郑小旦的戏。
郑小旦长得一般,可是扮小生就温文尔雅,扮小姐,就俏丽大方,比三爷的姐姐霞姑还要漂亮。在台上那么一扭腰一回头啊,啧啧,美得没法说。爷爷也扭了下头,啧啧,真是。我爷说,不光三爷喜欢,喜欢戏的都喜欢他。
当初三爷他爸是财主,逢年过节过生日都请戏班子唱戏,姓郑的经常来演小旦,后来大了,演正旦也演小生。唱西厢的时候,老爷要他演书生太太叫他演小姐,差点吵起来。三爷说,演一天书生演一天小姐吧,他爸说那就这样。郑小旦演小姐的时候,三爷就上去扮书生。演书生的时候,霞姑就上去扮小姐,唱还是郑小旦唱。村里人恨不得就趴在戏台边上,周围的村子都来,把田里庄稼都踩踏掉了。
后来霞姑要嫁他,三爷家人气坏了,把霞姑关了起来。三爷去找郑小旦,郑小旦也不愿意惹事,就不来村里唱戏了。
不知道三爷跑了几回,替他们递东西,然后把霞姑偷偷放走了。霞姑和郑小旦结了婚,老爷震怒要三爷去抓他们回来,三爷也就跑了。
那之后,罗河村的人没见过霞姑和郑小旦。听说去武汉走南京跑上海到处唱戏,后来郑小旦又回省里搞了个剧团,县里请他都请不到了。三爷得意地回来了,说话提着嗓子走路甩着袖子迈着正步,收着就是丁字步,滴哩里个啷地晃着头。逢人就说报纸上登着他家姑老爷郑小旦现在是艺术家了。
后来郑小旦倒了霉,三爷偷偷带着他的衣箱回到了罗河,罗河人不理他。
村里人晓得的,说郑小旦以前就不是好东西,把霞姑拐走了,又说他不男不女的。三爷就急,跟人打架,那些年,三爷挨了不少揍。
好多年后,郑小旦又成了艺术家,三爷那时候老了,在外提着嗓子说,我家姑老爷,艺术家啊,吭吭。三爷把衣箱送了去,郑小旦已经老了不唱戏了。三爷拿着郑小旦的几张唱片回来了,唱片唱起来,里面滋滋呀呀的,不过,那声音真是脆生生的,唱着高音打着转儿,像开春早上的鸟儿唱,三爷憋着气硬把唱片听坏了。
姑老爷姑太太都走了,三爷去了拿着一套戏服失魂落魄地回来了。三爷不听戏了,常去戏台那里转,他说他看得见郑小旦在那抖着袖子唱。有次我爷看见三爷晒戏服,光华灿烂。这戏服真漂亮,老三,你也穿着走一个,你也会唱的,就当和以前一样跟你家姑老爷配个戏。
三爷说,不行,我老了,不能跟他配戏了,也配不上,我家姑老爷,艺术家啊,吭吭。他抚摸着戏服眯着眼说,我家姑老爷,那腰身那台步,他翻腕一指,拉着腔调说,你看呐。指着戏台那里,忽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