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讲座

      欧阳娟,80后,女作家,樟树人,现为中国作协成员,鲁迅文学院十四届高研班学员,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宜春学院的客座教授。

    在讲座开始的时候,欧阳娟教授,先抛出问题“为什么爱文学,文学给我们带来过什么?”请了几位同学回答,随后也作出了她的回答,她认为:文学可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需要表达的想法;文学可以让身处孤独的我们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找到同类和共鸣;文学还可以作用于我们的职业,良好的文字功底对很多行业都是有所裨益的。

    欧阳娟教授通过讲述她走上文学道路的经历,让我更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学的作用”。12岁时,家人亲戚都认为欧阳娟教授长得“丑”,看到长得丑的人都拿她做对比,因此她经常听到“长得比娟娟还丑”之类的话,可她并没有变得自卑,因为文学填满了她。15岁时,她遇到了三个喜爱文学的好朋友,她们四个经常一起读书、跑步,分享各自喜欢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丰富开阔了欧阳娟教授的文学视野。二十岁左右,毕业的她在村小做老师,那里信息闭塞,所接触的人和环境都有限,身边同龄人都局限于吃穿住行这些琐碎的事,她害怕变得平庸,也更因她从小就有的文学梦,驱动着她不断探寻外面的世界,每个月花费工资的三分之一用于写信、打电话给外面的朋友和订阅报纸书刊。这让她的精神变得开阔,也让她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里变得更加孤独,成为一个在精神世界没有队友的孤军,她认为自己像一只渴望同类的青鸾,而在同事眼里,她只是一只怪鸟,在不该长翅膀的地方长出了翅膀。这段难熬的时光,是《挪威的森林》: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引发了她第一次对生死的思考,也让她更加坚定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之后,瞒着父母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北漂。她约着读书时的三个好朋友,揣着仅有的一两百块钱,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一个星期后,她还没找到工作,钱也花光了,穷途末路时想过去酒吧当几天陪酒妹解决温饱的问题,但是深厚的文学素养培养了她的羞耻心,没有让她越走越远。欧阳教授说,不要往你不认可的路上走,你以为只是暂且一两天,但也许是一辈子。后来,迫于父母的压力她回到了村小当老师,但在北京很落魄但却交到的两个非常珍贵的朋友,他们经常给她寄来碟片、书和杂志,让她身在闭塞的乡村却仍能接触到优秀前卫的文学作品。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朋友,欧阳教授说这肯定和我身上的文学素养分不开,他们也是真正的热爱文学的人。不久,欧阳教授就因出色的文字功底被调到县文联,后又调到市文联到现在成为宜春市文联的副主席,是良好的文学素养让她一路高歌猛进。

    讲座结束,原宜春市文联主席聂冷进行点评总结:欧阳娟教授结合自身实际和人生成长历程,相互缠绕,道出了文学的作用,表明每一个人的生活实际上都是文学,而文学就来源于生活。高建青老师随后也抒发了一下听完讲座的感受:欧阳老师用自身的实例说她的一生因文学而改变,作为一位作家,她始终是面向文学的,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大学教授反而远离文学,飘在空中。

    爱文学,成就自我,成就事业,是欧阳教授的真实写照。一路走来,无论她身处何方,她都渴望回归到文学的道路上,从未抛弃文学的人也自会的到文学的优待。从这个讲座中,我收获颇丰,它让我重新去理解关于文学的作用,也让我明白恋恋不忘,必有回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的目标是当一个好老师:文学涵养好,专业技能。好像就仅仅而已。一直只是有一个目标,然后一开始也只是好好念书,好好...
    无山姆阅读 1,850评论 0 0
  • 记一次讲座前的记忆 那天的讲座前,我的意识似乎是特别的模糊。一是可能困意袭来,二是可能看的书有点生涩。 只记得...
    小谷店阅读 1,774评论 0 0
  • 相比于本年度无聊没意思的第一次出差,这次学习即便只是听了李蕉老师的讲座,已然收获颇丰。 讲座题目:給教学“留白”探...
    languid阅读 1,310评论 0 0
  • 美国领事馆开了一个讲座,质量嘛一般,没有跟主题扯上很大的关系,所以略略分享一下感想。 凯雯说挺失望的,我在群里回复...
    霁青阅读 1,751评论 0 0
  • "王国维的西式葬礼,西装革履的人们鞠躬致礼,陈寅恪三跪九拜,拜的是王国维,拜的也是传统文化。" "陈寅恪,是文化遗...
    霁青阅读 2,63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