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推荐这本书,因为实在阴郁的厉害。这是一本讲人生讲生命讲死亡的书,并不是讲爱情的,因为只有性没有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没有抑郁症这个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种心理疾病,只是觉得和普通人不那么一样。这本书讲抑郁症状是如何产生的,面临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导致这样结果,心里是如何变化的,从救赎到沦落。
故事很简单重点在细节,细细咀嚼,会从每个人物的性格,每个人物的言语举动中听出很多关于生命的叹息,不是感悟。感悟是经历了之后突然超脱了对以往遇到的挫折的反思,叹息是经历了但不一定能走出来,是对自己的悲悯。
卷首一句话,献给许许多多的忌日。在这本书的书后也写,献给已经死去的和还活着的朋友。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来说谁更幸运一点呢,不一定,对日本人来说他们死后成佛了,还活着的人是幸存者,日本的战后文化是幸存者文化。村上春树是二战后的文学家,经历了六十年代的日本,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欧洲,经历了欧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冲荡。写这本书的前一年列侬被歌迷枪杀了,他经历过很多朋友的死亡,见识了很多死亡后想写一本将死亡推到极致的书,所以开篇'献给许许多多的忌日',献给已死去的人和不幸活着的人。
文章以倒叙的方式开始,飞机降落在汉堡机场上,罢了罢了又是德国。然后便想起直子和她所讲过的一口井。每个人身旁都有一口井,这口井很深,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砰,什么都没了。这个井象征着死亡。这时的直子还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的,她希望抓住身边的人不掉进深井。但她也并不想再影响渡边,不想把他拉进她的泥潭,像当时的木月一样。渡边说让她肩膀放松,她声音变得异常干涩说,放松了我就土崩瓦解了。抑郁的人最害怕别人说你放松一点放宽心想开点,放松就死了,就是靠着这口紧绷着的气才能坚持活下去的,这时候的渡边并没有理解直子。
直子的抑郁是来源于姐姐的自杀,所以她总说自己的问题来源已久很严重了,在她小时候目睹了姐姐的上吊从那以后抑郁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木月是直子青梅竹马的恋人,渡边唯一称得上朋友的人,永远留在了十七岁,没有遗书毫无征兆的自杀了。木月的死是直子间接造成的,她传染了木月,木月没有把她拉回来反而自己掉进了井里。木月死后,直子和渡边就成了幸存者,幸存者是不幸的。幸存者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直子和渡边之间的感情来自于依存,这种依存来源于情绪和感情上的相依为命。
直子说,渡边君能答应我两件事,一件事能经常来看看我,另一件是希望你能一直记住我,记着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待过。文章回到汉堡机场的飞机上,直至今日渡边才恍然‘直子之所以求我别忘记她的原因,想到这些我悲伤的难以自拔,因为直子从未爱过我’。人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生物层的,当医生宣布你脑死亡的时候;第二次社会层,当亲人朋友为你举办追悼会的时候;第三次真正的死亡,当世上最后一个人忘记你的时候,你在这个世界就真的消失了,彻彻底底。直子希望渡边能记得她,直子希望自己能在世界上多存在一天,她宁愿让渡边承载一些痛苦,所以渡边说‘我悲伤的难以自禁,因为直子连爱都没有爱过我’。
在直子住进阿美寮的时候,渡边认识了绿子。小林绿子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内心充满了能量,长得也很好看。渡边和绿子开始了一种既像朋友又超乎朋友但没有承诺的关系。绿子看着很积极但是很缺爱的一个人,之前说过她想要百分之百的爱情,她总觉得她的父母从来都没爱过她,她的母亲去世时没有半点儿伤心,甚至她父亲去世时也没能掉下一滴眼泪。她说既不悲伤也不难过什么感觉都没有。我觉得绿子喜欢渡边更多的是因为渡边理解她,不会觉得她粗俗不可理喻,不会因为她在父亲遗像前脱光衣服而大惊小怪,肯陪她在父亲遗像前睡觉等等这些怪诞不经的事情。这里面每个人都喜欢渡边,无关爱情的喜欢,直子,绿子,玲子,初美,木月,永泽。
书中有一段对话“绿子问,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吃饭,上课时一个人孤零零的坐着?渡边说,哪里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有些人不敢谈恋爱不敢交朋友,没有人喜欢孤独的状态没有人喜欢一个人的状态,人是有情感需求的。人为什么有情感需求却没有去寻找情感,是因为我们害怕失望。失望这件事对于我们的打击远远大于感情这件事对我们的喜悦,不谈恋爱虽然没有很开心很高兴很兴奋的时候,但绝大多数时候人的生活过的是不错的,谈恋爱的时候有些时候是很开心很幸福的,但绝大多数是不开心的。
在渡边去阿美寮看望直子的时候认识了玲子,玲子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音乐老师,有精神问题。玲子因被一个同性恋女孩彻底逼到绝境,而住进了阿美寮。对于玲子是否是同性恋的问题是一个迷,我个人更倾向于是,虽说她同丈夫结婚生子了,但个人感觉正是因为她发现自己这种倾向而精神崩溃的。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在直子死后,玲子看望渡边的时候和他发生性行为。对于这点我真的一点点都不意外,这里真的佩服村上,让人觉得理所应当,但仔细想想说不出一点道理。正是因为玲子的看望和给直子举办了一个不那么凄凉的葬礼,玲子为直子弹了五十多首曲子,才让渡边走出直子的死亡。
永泽最经典的话,我从来不读死了还不到三十年的作者的书,死了三十年都不到的人的书我怎么知道它好不好呢,还不如让时间来检验。永泽这个人相貌堂堂家庭条件优越自带光环,他认为社会这东西从根本上就是不公平的,他要百分之百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达极限绝不罢休。他说‘有时候我环顾世人就气不打一出来——这些家伙为什么不知道努力呢?不努力何必还牢骚满腹呢?’虽说世人也都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地忙个没完,但那不是努力,只是劳动。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又目的的活动。永泽就对待初美来说是非常不地道的,初美是永泽的女朋友,永泽和很多女人睡觉但初美从未干预或抱怨过一句。他有他的处世原则,尽管有些方面不近人情不能苟同。永泽代表的是无良症的一种人,以自我为坐标的纯理性的逻辑思考。
永泽也是一个影响渡边的人,渡边属于那种被各种力量拉扯的人,是各种各样的精神世界,正常阳光的绿子,华贵压抑的初美,无良症的永泽,这些人代表了各种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些精神作用在渡边的身上,村上只是为了展示这些精神世界。初美死后,永泽说由于初美的死,某种东西消失了,这委实是令人不甚悲哀和难受的事,甚至于对我来说。永泽知道自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说甚至像我这样的人都感到难以自抑的悲伤。初美试图影响永泽,但永泽是无良症那一类人,她没能改变他却牺牲了自己。她也影响过渡边,在她听说永泽和渡边互换女孩的时候,首先问的是渡边,是这样的么。她不希望渡边被永泽带入他那样有些扭曲的精神世界。初美代表的是人性中光辉的那一类,初美的死代表的是人性光辉的没落。
在这本书中不得不提的是很多性的描写,第一次看这些我实在有些不适应,总觉得这种书在中国一定被当作禁书吧,但事实并不是它依然是畅销小说。顺便去了解一下日本的性文化,食色性也,顺应人之本性,喜人之本欲。之所以这么多的性描写,也仅仅是为了体现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而已。
村上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是生的一部分;海德格尔讲述了生命意义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很多人对生死有不同的感悟,对抑郁症患者来说生和死是共存的,就像直子死后,渡边说‘在这个奇妙地带里,我同死者共同生活。直子也在这里活着,同我交谈,同我拥抱。这个地方,所谓死,并非是使生完结的决定性因素,而仅仅是构成生的众多因素之一’。几乎每个人都在井边徘徊,有的人掉下去了,有的人成了幸存者。
这写字我尝试打了很多次,几乎要把书又读了一遍,读到自己都要抑郁了。我试图写出对每个人给我带来的感受,但怎么写都表达不完全内心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生活不一定要逆水行舟,生活会给我们许许多多不想要的东西,带着底线去接受它,叫做和生活和解。和光同尘,才能幸福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