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诗人、歌手李欧纳·柯恩在他的《赞美诗》中写到:“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小时候,每个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被父母骂过。也因此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当中,我们会认为“都是我不好”。即使做错事的不是我们,又或者这件事情与我们根本没有关系,但我们还是会在他人还没有责备时,就在内心说:“都是自己不好”。
我们将“都是我不好”内化成为了自己内在的行为,这种内化行为是非常可怕的。即使我们长大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也离父母“批判的声音”少了。但这样的伤害就真的消失了吗?
“错”,未经疗愈的伤痛,只是被放在了内心的“黑匣子”中,被深深的隐藏了起来。
我们工作、成家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在无意识中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都是你不好,老师同学才会这样对你!”我们说,优点可以传承,但伤痛也有“遗传”。
孩子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父母的优缺点的同时,也照出了父母内心的悲痛。
细细想来,这是一件多么细思极恐的事情呀!每天在身边都会有这样的声音:“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问题”,长此下去,一个人正常人,恐怕不抑郁都不太正常。
当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后,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自我存在焦虑,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就会有类似的恐慌,我们与任何人或事情建立关系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己的产生各种各样的自我攻击,让我们焦虑、恐慌、紧张。
于是,想要急切的找到一种自我认同感,确定感。然而,我们不清楚的是,这种“确定感”就是对自己的“自我掌控”感。当我们在寻找自我“确定感”时,就会不断的产生“自我攻击”,从而产生“自我掌控感”,并获得了“确定感”。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时,我们并没有去询问孩子是什么原因,而去责备孩子。当老师批评孩子时,我们也没有主动去了解情况,而是对孩子说:“都是你不好”。是因为我们不想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带给我们的恐慌、焦虑。而换一种“攻击性”去转嫁给孩子,从而逃避不能“自我掌控”的“确定感”。
个人认为“很多人的自卑”,除了来自于父母的“都是你不好”,还来自于“自我否定”,以及不确定的“自己掌控感”。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多一些“自我认可”,帮助自己重新建立“自我安全感”和“确定感”,让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疗愈自己,学会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获得成就感。拥有健康的心态,也才能够更好的经营自己,经营家庭,并更好的去帮助我们的孩子。
每一个人都有伤痛,这个是无法避免的。而要如何去面对伤痛,是我们最应该,也是最提倡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接纳,比纠结痛苦,批评指责,来的更加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