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
尽管在2019年最新的世界500强榜单里,中国129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的121家,但是在如何做好企业这件事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但真正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企业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企业最终面临的命运都是倒闭、破产、被收购……其中不乏一些曾今无比辉煌但却因各种原因迅速陨落的巨无霸企业。但正如《大败局》中所言:失败是过程而非结果,是阶段而非全部。这些企业的失败经验对如今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依然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企业最终走向衰败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政商博弈的败局
没有学会妥协的企业家很难在中国商界成功;没有学会“政商博弈术”的企业家甚至很难在商界立足。
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失败,在中国做企业,永远都绕不开"政治"二字,如何处理好和政府的关系是个非常艺术化的问题,无数在市场里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最终却栽在了原以为和自己毫无关联的政治上。
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国营企业改制所遗留的产权问题,让李经纬、潘宁、仰融们不得不黯然退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这样的失败也最让人扼腕叹息,让人忍不住遐想如果当初的创始人依然在领导着企业会是另一番怎样的结局。
除此之外,宏观调控也让铁本、顺驰这样的企业成为被平衡的牺牲品。市场经济如今早已深入中国经济骨髓,甚至教育、医疗这样的行业都已经逐步开始走向市场化。但殊不知中国是在踩过无数坑受过无数伤的情况下才趟出了这样一条路,政策的摇摆不定让一些贸然扩大规模的企业最终马失前蹄。
二、缺乏道德感,过于功利主义
能够在一鸣惊人之后,竭力地遏制其内在的非理性冲动,迅速地脱胎换骨,以一种平常的姿态和形象持续地成长,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英雄。
野蛮生长,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企业史再合适不过,尤其是在90年代前后市场经济正式确立,中国人民被挤压已久的消费欲望彻底爆发,催生了无数暴利产业,保健品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巨人、飞龙、三株、太阳神……中国保健品企业数量曾今一度超过3000家。各家企业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广告轰炸抢占着市场,但是当这些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管理机制都裹步不前,依然妄想通过广告延续销量的神话。最终在虚假繁荣中走向覆灭。
三、缺乏对商业逻辑和秩序的基本尊重
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说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在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坐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
南德、德隆、中科创业、托普,这几家企业结局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创始人要么锒铛入狱,要么在逃国外。而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几位创始人缺乏对商业逻辑和秩序的基本尊重,他们或肆意操控股市,或沉迷玩弄概念,他们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玩弄人性的人最终也会被人性玩弄。
四、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怎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者?在所有的企业需求中,什么是我今后最有能力为之提供的?我的兴趣和志向是什么,是否与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吻合?
企业的发展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超速导致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企业因超速而撞毁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车速快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这是建立在驾驶人技术过硬,且刹车、转向、底盘这些系统都完备无损的情况下的基础之上才允许发生的。但很遗憾的是,过快的发展速度不仅让企业创始人乱了阵脚,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营销体系等等这些配套设施都没能跟得上企业的发展速度,最终必然导致矛盾爆发,企业走向衰落。
百年老店
企业的存活比个人存活要困难得多,中国的企业史满打满算不过短短数十载,究竟谁能成为百年老店还未可知。但我们回顾下国外几家已经存活了数十年甚至有些确实超过百年的企业,虽然他们的发展历程中有高潮有低谷,但都在创始人早已离开的情况下依然延续着辉煌,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到些许百年老店的"秘方"。
首先,这些百年老店都有着让员工认同甚至是信仰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能否成为常青树的关键因素,也是很多中国企业所忽视的。企业文化虽然不能产生直接利益,但是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无价的。
其次,这些企业都在踏踏实实做产品,而不是玩弄虚无的概念,产品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愿景的巨像化表现,不管是硬件、软件还是服务,没有产品支撑而只想着通过金融、营销手段维持企业的增长是天方夜谭。即便是可口可乐也在全球各地成立研发中心探索饮料的无限可能。
再其次才是管理体制、营销体系这些骨架的搭建。当然,在中国,和政府的相处之道同样需要企业家花心思去研究。灵魂、大脑、四肢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人,企业文化、产品、体系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