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今天依然是5:20起床。起床后开始洗漱、烧开水、热饭。然后,打开电脑找了几张精美的做PPT的素材图片。
日历提醒着自己,今天早上有读书会的分享。时间很快来到了清晨06:00am,翻开干净的笔记本,笔也准备好了,如约来到桌前,认真聆听读书教练的分享。这是期待已久的读书分享会,教练们各自做了精彩的分享。
第一个环节:开场5分钟;
第二个环节:A教练分享10分钟;
第三个环节:C教练分享10分钟;
第四个环节:读书会总教练分享并总结;我们的总教练是一天阅读一本书的牛人。今天听了三位教练的分享,让我的感触颇多,收获极大。
A教练分享的内容如下:
1.刻意阅读——让读书生活化。刻意阅读即强制自己读书;首先要学会选择一本书,最好是读起来比较轻松;然后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节点,可以把好读书的习惯的培养当成你今天的青蛙来吃。如果不先刻意的去训练自己,没建立起让自己好读书的习惯,你会发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的读书就没有办法把它生活化。当读书生活化之后,你会发现读书就可以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楚颖,随时的自我的修炼和提升!
2.观世界的更好方法——读更多的书。书是作者生平以来的经验,读书其实是得到了跟作者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其实这个时候是要在书里面进行反馈和积累的,我们通过读书,其实是缩短了我们成长的时间。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的思想和观点,来自于我,无关世界,我们最好观世界的方法就是:读更多的书籍,因为书籍里面沉淀了古人的智慧,现代很多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经验。我们要想让自己在成长的路上,就需要学会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这都是智慧的结晶和精华。
3.提升读书成效的方法——记录与分享。只有你记录和分享了之后才会变成自己的。我们经常有句话:“我听我忘,我说我记,我教我悟”!我听我忘、我说我记:就是你读的书,有时很快会忘掉,那我说我记,就是把它编辑一下分享出去,那你就会记住;我教我悟:这是你把你读的书,教给别人,然后你就会悟出来;所以有的时候要写些读书笔记,把你读的书的内容以及思维导图,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分享给大家,传播给别人。
4.读书方法——先读薄再读厚。即先读目录、先泛读、对好的内容再精读、再思考、再分享。(1)读目录。其实当你读书真正超过一百本的时候呢,其实很多书的逻辑架构和整个所要传达的思想,你看目录就能知道每一个目录下面要表达什么的意思和含义。然后就可以区别不同的内容,选择泛读或精读。(2)泛读与精读。一本好书你可能要精细的去研读,可以先把她读薄了,即先泛读一遍;当这本书你觉得真的对你的人生非常有大的启发,对你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里面有很多方法论、知识点,很多系统对你有很大的这种启发和帮助的时候呢,你就要精读。如果这本书呢,里面有些观点,我觉得是很棒的,对我接下来饿的思想有帮助的,我就把它记录下来,甚至把它延伸,而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经典的,怎么可能要读好几遍,这样能从中吸取精华。把每个章节进行总结细化,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库,然后把它分享出去,就变成了很厚的一本书,也就是从簿到厚的过程。
5.读什么书——专业+综合:书好坏之分也因人而异,我们在书籍选择上要专注关注两个层面。(1)专业类好书——实现专业能力精进。你要发展的领域当中,选择至少十本(中华:我觉得应该是每年至少5本),专业类的好书,把它作为你要精进的一个知识库,把它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和学习。(2)综合类素养:我们知道人生包括八个方面的平衡,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让自己变得更加智慧,自己变得更加儒雅随意,就应该追求人生8方面平衡,读至少20本书(中华:我觉得每年至少10本)。
6.目标——不求多,求掌握。不在于读很多书,而是实现质量,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书中所传授的知识让自己吸收它、应用它、如何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这才是最主要的,这也是我们要读书的核心目的。书读多了,自然自己的智慧就会升华了,腹有书香气自华,所以很多你会发现很多人的气质,都是靠读书修炼而来的,30年前的长相靠父母,30年后的气质靠自我修炼,读书会带来50%的改变。
7.一起读书。我也在参加一个读书会,每周四晚上雷打不动,这个读书会我很喜欢,虽然很简单,简单到最原始,这种最原始的简单的读书方法,让我重新找回了读书的感觉。我们每次读一本书的一个章节,我们每一个人读一段,读完了以后,每个人分享一下你读这段话的感受,最后做一个总结,虽然学这本书学得非常慢,但是把这本书真正学透了,而且,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我们接下来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着,然后开展一些线下的小型的分享会,组织身边的人一起去读书,一起去同修一起共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会得到更好的升华,成长的路上才会不孤单。
B教练分享环节:
前面A教练给我们点出了“知识焦虑”。我们未来的读书方向是要做一种回归:是要从线上走到线下,在线下再进入到更多的链接,这才是一种很长久的一种读书方式。
一、读书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模型:
首先思考为什么去读这些书,然后是你怎么读,还有就是你读什么,这样一个思维的过程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读书,但方法不当非常的可惜,如果在读书上,有人能够推一把的话,很多人读书的境界都可以前进很多。我们可以去剖析一下当前中国读书很牛的几个人,他们的读书方式。
牛人的读书方式:樊登、罗振宇、李善友。樊登:多读的是工具和职场类的书籍。李善友和罗振宇都喜欢读知识类的书籍,好就告诉大家很多新资讯,或者这样的一个模型,让大家进行一些思考和启发。他们读书为什么可以把学习组织开的这么好,因为他们的一个背景:他们是培训师。从培训师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读了之后你要教别人,我们常说分享是最快的方式.看一本书我就把它转化,而且要怎样能够快速的转化,有效果的转化,就是他们思考的角度好。
樊登:大家如果去听樊登,重点要听他那个领导的课,你就能知道他的读书的本源和他的能力,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读书的本源和能力。
李善友:用非常笨拙的方式精读、逐一消化。这种方式虽然非常慢,但你听他讲很多东西很有味道,为什么呢?因为它可以呈现一些作者的原貌。
罗振宇:高级的知识搬运工,他读一本书之后,会把这本书能用自己的词汇给他翻译一遍,然后把关键词提炼出来,重新组合,这就是他读书的高级之处。
二、如何学习的理论
其实读书它是有理论基础的,我们把理论基础学会之后就成为我们的技术,我们可以在这个上面去升华,这是我总结的学习定律。假如你把这个读书的理论你打通了,那你读一本书会不会相当于别人读十本书呢?
我之前总结的三定律:第一就是请教别人,因为成长是问出来的;第二就是学以致用,最实际的项目,第三是??
就这三点,大家去仔细的体会。都是读书,同样的一年时间,也许有人读了很多,而且没有忘记;还有的人通过这一年的读书,他就成为了某个行业的高手和行家,那这个就是非常值得玩味了。
【问答交流摘要】
1、基石模型:
深度的读书方式
芒格:每年读100本书,打通知识体系,建立思维思维。
不是没有路,而是没能翻越路前的墙
2、读书方式:
不需要从头往后读,可以打散架构,
同一时间段读同类多本书,读正反两方面的书籍
3、读书速度训练:
读书最厉害的人呢,不是你读的快,也不是你读的多,而是你读的很有深度,而且你读完之后你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人呢,非常值得我们尊重。
分享,用输出的方式来解释;
读新闻的速度:适合快速、碎片化阅读,不需要太系统。
4、知识生长理论
多读书、多思考,就能打通理论体系的基石;
提炼出基础理论,再去读书、反复体会
5、如何坚定读书信心
坚定走出第一步,然后坚定出下一步即可,不用考虑太多、太远
今天晨间的读书分享会收获满满!